•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心贴心 实打实 扶贫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允景洪街道2018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允景洪街道办事处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18-07-06 16:07

街道精准脱贫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2018年,街道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用心用力用情,以心贴心的情谊、实打实的举措把扶贫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允景洪街道下辖2个山区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共有1155户5088人。2013年精准识别出13个贫困村民小组,30户98人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曼外村委会19户61人,曼戈龙村委会11户37人。2014年度所有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景洪市扶贫办于2015年11月下文批准30户98人全部脱贫退出建档立卡。2017年通过2次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街道辖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63人,原脱贫30户98人,人口自然增减至30户102人。截至目前,街道建档立卡人口共有46户165人。

整合力量,汇聚合力攻坚

为确保街道如期脱贫摘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潮流,密切协作合力攻坚,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扎实开展挂钩帮扶,汇聚脱贫攻坚合力。紧扣“两不愁 三保障”标准,街道及各“挂包帮”单位在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补助外,投入资金28.5万元,其中,街道16万元、景洪工业园区管委会5.5万元、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3万元、市人民武装部4万元支持危房改造工程,减轻贫困户建房负担,辖区32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走访入户贫困户50次,唠家常、听意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成为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贴心人”。景洪工业园区管委会为挂联贫困村非义务教育(高中以上)学生每学期给予学费1000元补助,建档立卡户学生每学期给予学费、住宿费各1000元补助。通过教育扶持减少贫困户孩子读书费用支出,为贫困户减轻负担,减少辍学率,提高教育覆盖面,提升整体文化素质。

聚合力,鼓励担当责任。街道积极架起“政府—企业—农户”合作桥梁,通过邀请辖区企业、爱心人士、人大代表参加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强化教育引导,鼓励动员其担当社会责任。2018年上半年通过动员企业帮扶,争取到帮扶资金20万元,用于贫困户危房改造,现已全部改造完成;收到爱心企业捐赠的价值5万余元的床、电视柜、沙发、衣柜等家具,捐赠活动对于街道辖区16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后尽快搬新居可谓是“雪中送炭”。

“扶贫先扶观念,致富先植信心”。允景洪街道以“不失一隅,不落一人”为目标,通过内“塑”干部群众理念,外“提”扶贫措施,直击精准扶贫短板,让更多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红利”。设立了扶贫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及办公室,安排了专职人员,研究制定了精准扶贫措施和实施方案,实施“挂图作战”和整村推进建设,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精准规划。对全街道2个村委会16个村小组进行反复甄别核实,精准锁定“扶贫目标”,保障每一个贫困村都有领导和部门挂包,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对接。突出精准,重点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住房安全等民生建设,做到原因精准、问题明确、帮扶精准。同时,实施动态管理和脱贫跟踪服务,坚决避免“返贫”。

对标施策,细化脱贫举措

允景洪街道从产业入手,优化产业扶贫模式,广泛拓宽就业渠道,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

产业扶贫促“造血”。因地制宜,提出“素质提升不靠等,我有扶贫魔芋种”的产业发展思路,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等靠要思维定式,通过政策和资金帮扶支持,大力发展魔芋种植特色林下种植业和传统优势养殖业,在帮扶中多给“种子”少给“果实”,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实现了贫困户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观念转变。投入资金3.45万元,为贫困户栽种魔芋面积15亩,开展魔芋种植培训2次,发放魔芋种子1500公斤,有机肥等各类肥料80袋;投入资金17.29万元,为有养殖意愿和条件的27户贫困户发放猪仔135头和饲料23313公斤,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养殖培训1次,逐步实现“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街道辖区每户贫困户都有至少一个主导产业。

就业帮扶助增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参训人员达200余人,引导“夫妻工”就业,实施“居家创业”项目,55人实现在家就近就业。同时,街道积极与企业对接沟通,辖区46户16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企业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为脱贫增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阿克新寨贫困户杨积端也动情地说:“通过参加街道举办的各类培训,自身技能也提升不少,这几年通过各方面帮扶,收入提高了不少,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多一份致富增收的新渠道,党和国家给我们群众这么好的机会和条件真是太好了!这在以前我们都只有种种橡胶摘摘豆子,收入来源太单一了,现在有了魔芋、养猪养鸡、打工的收入,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抓牢项目,奠定脱贫基础

建安全住房,创幸福家园。CD级危房改造是脱贫最有效的抓手,允景洪街道紧紧围绕全市脱贫工作,把握好时间节点,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全街道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街道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则,克服盲目性,增强系统性、连续性,以客观、公正、真实的态度,对全街道农户住房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户。成立了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和村组干部组成的排查评定小组,每周不少于2次进村入户查看改造进度及工程质量,在质量安全上推广“三严格、六到位”模式,即“严格危房认定程序、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严格资料分类整理”和“领导一线指导到位、政策入户宣传到位、施工人员逐员培训到位、内部分工督办到位、监理现场检查到位、预拨启动资金到位”。建立改造台账,一户一档,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2018年上半年街道32户危房改造已全部完成,街道通过资金帮扶、修缮加固、拆除重建等方式,彻底解决农户住房安全问题。

强基础设施,提升幸福指数。按照“民生优先、基础设施优先、惠民工程优先”的原则,加快贫困地区水、电、路、村内环境、公共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脱贫“短板”,破除发展“瓶颈”。计划投入资金79.14万元,新建行政村篮球场1个558 m?,标准化村卫生室1个95m?,新建取水坝、沉淀池、130 m?蓄水池各1座,饮水主管线及供水管网10454米。顺利推进辖区12个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生活垃圾纳入到“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管理范围,投资39万余元购买了2018个垃圾桶,并全部发放到2个山区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和13个城区居民小组,不断完善“城中村”以及城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村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扶贫路上,巾帼顶起半边天

街道妇联与时俱进,在街道2个山区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轰轰烈烈实施“巧媳妇”活动,想方设法鼓励支持引导女性建功立业,在扶贫路上,引导巾帼顶起半边天。“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街道邀请各级妇女干部、巾帼志愿者进村入户宣讲党的扶贫政策,提振贫困妇女脱贫信心;利用妇联微信平台大力宣传“巧媳妇·助脱贫”典型,组织创业妇女企业家进行现身说法,讲述创业致富故事,引导贫困妇女发扬“四自”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了让更多的巧媳妇拿到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街道妇联先后举办了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民族服饰刺绣、种植、养殖、月嫂家政培训等免费培训班3期。启动“居家创业”项目,下半年将采取“女能人+合作社+贫困妇女”模式,成立街道妇女刺绣合作社,积极争取财政、金融、扶贫等部门的政策支持,帮助街道辖区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精准帮扶,铸就脱贫致富

在扶贫攻坚精彩纷呈的欣喜时刻,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允景洪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匕同志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坚定了我们精准帮扶铸就脱贫致富的初心,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齐心协力,砥砺奋进,一定能够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街道跨越发展的致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