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度部门决算

  • 作者 :景洪市农业农村局
  • 来源 :景洪市农业农村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2-10-18 09:06

监督索引号53280111062700801000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负责景洪市橡胶、茶叶、咖啡、热带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承担在景洪市开展的国家、省、州、市等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承担景洪市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出产地重金属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农产品“三品一标”、农业野生资源保护监管,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与防控等。

(二)2021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主要承担和开展了橡胶、茶叶、果蔬、咖啡、农业环保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现将半年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橡胶产业

2021年景洪市橡胶面积184.54万亩,开割142.02万亩,全市干胶产量13.5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94万吨,同比增长16.75%;产值15276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633万元,同比增长30.42%;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140.84万亩,开割面积109.18万亩,干胶产量10.4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04万吨,同比增长11.09%;产值1178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534万元,同比增长26.29%。全市10个乡镇、2个街道办理事处均有橡胶种植,共有4.96万户、11.9万人参与和从事橡胶生产经营活动。全市现有初级加工厂2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11家,主要产品为标准胶系列SCRWF、SCR5、SCR10、TSR9710等。

2021年开春由于阴雨天气的影响,造成景洪市橡胶白粉病大面积发生流行,全市橡胶园白粉病发生率100%,大部分林段白粉病重度发生,导致橡胶不能正常开割。为了控制病情,保障农民利益,农业部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组织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抓住时机防治病害、加强胶园管理、增施肥料等,为景洪市橡胶产业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生产技术培训

鉴于今年受阴雨天气的影响,造成景洪市橡胶白粉病大面积发生流行,为了指导农民做好橡胶灾后恢复生产,挖掘橡胶树的产胶潜力,减少农民经济损失,2021年共组织开展橡胶白粉病防治技术和橡胶树施肥增产增收技术示范等培训27期 1165人次,发放资料941份。其中:橡胶白粉病防治技术培训24期1046人次,橡胶树施肥增产增收技术示范培训2期69人次;热带作物栽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使用培训1期50人次。完成计划任务的388.33%。

(二)开展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建设

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任务书》(2021年)有关要求,在景洪市开展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建设。项目建设计划内容主要是承接云南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任务;根据产业需求,在景洪市组织开展橡胶树配方施肥、割胶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促进区域内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和普及,提高技术水平;收集区域内民营天然橡胶种植情况,包括品种、树龄分布、开割面积、更新面积、新植面积和产量等信息,协助调研区域内天然橡胶产业动态信息;发现突发性生产问题及时上报首席办,落实体系专家提出的建议与措施方案,开展区域内产业的应急、救灾等工作;完成体系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1.橡胶新品种示范和推广

2021年景洪市的橡胶新品种示范推广任务500亩,通过项目建设,至2021年11月,在景洪市勐龙、嘎洒、景哈3个乡镇10个村委会22个村民小组进行,示范、推广橡胶优良新品种热研8-79、云研73-46、云研77-4、云研77-2、GT1等864.6亩,其中:勐龙镇橡胶新品种示范推广170亩,受益农户19户;嘎洒镇橡胶新品种示范推广11亩,受益农户2户;景哈乡橡胶新品种示范推广683.6亩,受益农户60户,完成了计划任务的172.9%。

2.新技术推广

一是开展气刺微割技术示范推广51.5亩,其中景哈乡土鲁村委会回果村小组示范推广34.5亩;勐养镇曼纳庄村委会曼戈龙村小组示范推广17亩。气刺微割技术的优势是割线短,劳动强度减轻、割胶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以上;达到节省耗皮、伤树减少、单产增加和胶树经济寿命延长的效果。通过项目实施,经技术人员调查分析,气刺微割技术s/8d/3割制的树位与s/2d/2割制的产量和效率对比,气刺微割采胶的产量比常规采胶每亩平均增产25-30感觉干胶。二是橡胶林下种植魔芋,2021年计划推广种植100亩,实际完成150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50%。在勐龙镇曼别村委会曼改村小组推广种植,共采收叶面球9450公斤,平均折合亩产63公斤;地下魔芋采收188100公斤,平均亩产1254公斤,两项合计平均亩产量为1317公斤。按目前景洪市魔芋市场价,叶面球每公斤120元,地下魔芋每公斤4.5元计算,每亩叶面球63公斤折合亩产值7560元,地下魔芋平均亩产1254公斤折合产值5643元,两项合计亩产值13203元。三是开展橡胶林下种植砂仁。2021年计划推广种植100亩,实际完成106亩,在基诺乡和勐养镇示范种植。

3.橡胶树病虫害监测与防控

制定《景洪市天然橡胶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方案》,构建橡胶病虫害防控体系,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病情观测点,对橡胶白粉病、炭疽病、棒孢霉落叶病、根病、割面条溃疡病、季风性落叶病、小蠹虫、介壳虫、六点始叶螨等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为群众开展橡胶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防治意识及防控效果。

在景洪市辖区内设立橡胶树病虫害监测10个观察点,2021年累计向体系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送橡胶树病虫害监测数据40期次;景洪市天然橡胶产业信息监测表-生产监测表3期次;景洪市民营天然橡胶白粉病防治工作进度十日报9期次;云南农垦2021年橡胶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情况表1次;2021年白粉病、炭疽病监测防治情况汇总表1次。

截止2021年11月,橡胶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为90.3万亩,防治43.23万亩。其中:白粉病累计发生面积88.61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43.21万亩次;炭疽病发生面积1.15万亩次,零星发生,未防治;红蜘蛛发生面积0.102万亩,零星发生,防治面积0.015万亩;季风性落叶病发生面积0.44万亩,未防治;橡胶蚧壳虫、根病、棒孢霉落叶病、小蠹虫、零星发生,未防治。累计投入防治药品硫磺粉42.08万公斤、防治器械9885台次。

4.天然橡胶产业信息监测

一是协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产业发展课题组,在景洪市设立12个植胶农户固定监测点,开展橡胶种植农户生产经营信息监测。其中:勐养镇曼纳庄村委会曼戈龙村小组3户,嘎洒镇南联山村委会坝其一组3户、新寨组3户、曼戈播村委会曼么克村小组3户共12户。二是协同海南大学产业发展课题组,对景洪市嘎酒镇曼达纠村小组9户农户、勐养镇曼戈龙村小组10户农户、景哈乡搭亥村委会回卡村小组12户农户、景洪农场十分场3队10户农户,共41户农户开展橡胶种植户生产决策调研和橡胶种植成本收益固定观察间调查。

通过对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的收集分析,更加细致地了解农户生产行为,掌握橡胶种植户、生产现状、市场环境、生产经营和产品市场及生产成本收益等情况,更好的为行业投资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详实系统地分析和预测,为政府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

5.开展橡胶树施肥增产增收技术示范

2021年在景哈乡土鲁村委会回果村小组和勐养镇曼纳庄村委会曼戈龙村小组开展橡胶树施肥增产增收技术示范完成300亩,其中:景哈乡土鲁村委会回果村小组150亩5户示范户、勐养镇曼戈龙村小组150亩7户示范户。组织开展橡胶树施肥增产增收技术示范培训2期69人次,并向曼戈龙村小组7户示范户和回果村小组5户示范户发放复合肥9吨,尿素4.5吨。通过两个示范点施肥试验,平均每亩增产15公斤干胶。

6.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为了提高农民橡胶生产管理技术,建立由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和景洪市植保植检站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人才培训基地,针对今年橡胶树白粉病和由于气候高温干旱导致红黄蜘蛛等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及橡胶树干旱停割等情况,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开展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和橡胶抗旱措施、管理技术等培训,指导胶农进行防治和抗旱管理。

7.橡胶生产调查

今年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造成景洪市橡胶树白粉病大面积发生,胶树落叶严重,致使部分胶园不能正常开割。为了摸清橡胶树落叶原因,安排技术人员到景哈、勐罕、勐龙、嘎洒、基诺、勐养等6个乡镇主要植胶乡镇开展橡胶生产情况调查。通过调查针对橡胶树白粉病和橡胶炭疽病危害造成的落叶,指导农户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加强农业防治管理,合理施肥,提高橡胶树的抗病能力,增强橡胶树抗病能力,提高橡胶产量以增加胶农经济收入。

8. 橡胶树栽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结合橡胶树栽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协作在景洪市民营橡胶园开展全市“橡胶树栽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在勐养、普文、基诺、景讷、大渡岗和勐旺6个乡镇开展了热带作物栽培技术服务平台使用培训1期50人次。截止2021年10月30日,在6个乡镇25个村委会138个自然村共采集完成橡胶叶片和土样各141份共计282份。采集的叶片和土样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进行养分测定和分析。

(三)开展政策性橡胶树保险

为了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增强天然橡胶树抗风险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对天然橡胶树带来的损失,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极早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和谐稳定,继续实施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农产品保险工作。2021年共计承保橡胶树种植保险28.99万亩,基本完成了29万亩的指标任务。其中地方参保农户771户,参保面积为2.57万亩,农场参保面积26.43万亩。

(四)天然橡胶林业补助试点项目

根据《西双版纳州财政局、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西双版纳州农垦局关于下达2020年天然橡胶林业补助资金资金(非贫困县)的通知(西财建发[2020]397号文件)》,结合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4〕9号文件要求,在景洪市开展民营天然橡胶林业补助试点。项目计划补助面积3000亩,截止2020年6月,在嘎洒镇、景哈乡和勐龙镇10个村委会23个村民小组162户植胶户落实补助面积2000亩,调查满意度100%。

二、茶叶产业

茶叶产业作为景洪市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洪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2021年景洪市茶园面积29.20万亩,其中有性系茶园10.92万亩,无性系茶园16.5万亩,古茶树古茶园1.78万亩;采摘面积27.12万亩。2021年干毛茶产量1.83万吨(预计),比去年增600吨,增幅3.39%;农业产值89063万元(预计),比去年增10247万元,增幅12.98%。

全市有14家企业共2.42万亩、27个产品获得有机茶相关机构认证;有2家企业共1.72万亩、6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茶认证。有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社、初制所等2450户,其中州农业农村局核定茶叶初制所122户,精制加工厂23户,州市级龙头企业4户。全市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从业人员12.6万余人。

为了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21年主要开展以下科技项目及措施:

(一)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试点建设

在2018-2020年建设基础上继续开展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试点建设,通过5家企业的试点运行,总结茶产品溯源监管中的主体注册、信息采集内容、信息录入、信息上传、信息审核、标签使用等运行中的经验、存在不足,起草《景洪市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办法》(试行),推进全市溯源建设和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指导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有序开展。

指定专人负责维护和运行平台管理,指导、审核企业录入平台的信息,对符合要求的产品按要求发放产品追溯码。2021年4月在市农业农村局举办追溯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对企业负责人及信息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共参加人员25人次。截止2021年,进入追溯平台系统的企业有11家,审核通过5家,实际通过审核取得追溯码的产品11个,发放追溯码228740枚。

(二)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试点建设

按照国家、云南省茶叶产业体系建设的布局和要求,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省茶科所)的指导下,在景洪市打造茶叶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县。一是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核心示范210亩,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500亩,辐射示范面积2万亩;二是开展茶园肥料使用状况数据调查、茶树栽培模式数据调查、茶园田间作业机械配备数据调查、茶农专业合作社和茶叶企业(含龙头企业)状况调查等工作。2021年共对10家茶叶企业、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2户茶叶生产大户、115户茶农开展了基础数据的采集及问卷调查,填报各类表格121套。

(三)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项目

2020至2021年在大渡岗大干坝村委会、关坪村委会、大渡岗茶场茶海社区实施茶叶生产环节托管服务,服务内容为茶园台面修剪、茶园除草、茶园病虫害防治3个关键环节。由云南西双版纳大渡岗茶叶实业总公司、景洪市大渡岗刀三农业专业合作社、景洪市中国足球彩票上红沙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目前共完成茶叶生环节托管155467亩次。通过项目实施,改变了茶农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导致的产品不均衡,茶叶价格不一,经济效益低等现状。托管服务让小农户从茶叶繁琐的农事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其它的产业,从而增加收入。

(四)积极参与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益推选活动

茶业是景洪市农业经济产业支柱之一,为提高景洪市茶业知名度、影响力,更好地推广中国足球彩票茶叶品牌、茶产品、茶文化,实现以茶兴市、以茶融合多业发展、乡村振兴茶业强市的目标,按市委市政府要求完成了由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茶产业联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公益推选活动中茶业“百县”申报材料,并顺利呈报省厅。

(五)技能提升推进茶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大渡岗茶区生态茶园建设基础,改良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肥力,提高茶园绿色防控技能,以促进茶叶产值及品质提升,针对现茶园套种绿肥及绿色防控中存在问题,在云南西双版纳大渡岗茶叶实业总公司11队、15队茶园开展2期茶园绿色化生产技术培训,参加培训147人,经过培训茶工对茶园套种绿肥技术及色诱板、诱杀灯等使用技术得以全面提升,为茶园绿色化生产推广奠定基础。

三、热带水果产业

(一)水果生产情况

景洪市水果种植主要以农户家庭种植及私营中小规模种植方式为主,产品主要以鲜果输出为主。2021年景洪市水果累计播种面积28.7万亩(预计),比去年同期减少0.6万亩,减少2%;产量40.75万吨(预计),比去年同期产量增加0.41万吨,增长1%;产值130400万元(预计),比去年同期减少6756万元,减少4.9%。

近几年来香蕉面积逐年减少,柚子、芒果、火龙果面积大幅度增加。销售价格总体上比去年低,平均价格3.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平均价格3.4元/公斤,减少2元。景洪市今年水果销售价格比去年少1-3元。

(二)香蕉产业损害监测预警

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的要求实施香蕉产业损害预警监测,在勐龙镇、景讷乡2个乡镇设置了监测点,开展香蕉种植现状、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市场等数据调查分析,及时了解掌握全市香蕉生产情况,按时上报监测生产报表,2021年共报送报表33期。

(三)国家香蕉体系版纳综合试验站建设

一是在勐罕镇曼列村委会曼法村南天黄品种香蕉基地开展肥料试验示范5亩,通过增施微生物菌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提高作物抗病性,从而达到减肥减药的目的;二是在勐罕镇曼累讷村委会曼暖懂村二代苹果粉蕉地开展药效试验示范2亩,通过田间试验和示范,研究不同药效对香蕉长势、产量、产值和增效的影响;三是开展香蕉地土壤监测,完成香蕉种植土壤取样18个。

四、蔬菜产业

2021年景洪市蔬菜累计种植面积136554.6亩(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12329.36亩,增长9.93%;蔬菜总产量109787吨(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11073.95吨,增长11.22%;总产值23055.42万元(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2516.42万元,增长12.25%。2021年全市蔬菜总产量和产值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景洪市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有嘎洒镇、勐龙镇、景哈乡、勐罕镇、景纳乡和勐旺乡。

景洪市蔬菜种植种类主要有豆类、茄果类、瓜类、甜玉米、糯玉米等,全部为露地栽培。销售方式主要以内外销相结合,70%的鲜菜销往北京、昆明、成都、西安、山东、福建等批发市场,30%的鲜菜在本地市场销售。

五、咖啡产业

(一)咖啡生产情况

2021年景洪市咖啡种植面积6.36万亩,比去年减少0.27万亩,减幅4.07%,主要是勐旺乡咖啡面积减少最大。预计2021年咖啡干豆产量0.81万吨左右,比去年减少0.1万吨,减幅10.98%;产值11340万元,比去年增加2240万元,增幅24.62%。2021年咖啡干豆平均价格14元-16元/公斤,与2020年11.5元/公斤相比,增幅21.74-39.13%;

造成咖啡减产主要原因是:一是面积减少,二是今年雨水较多,造成10月底第一批成熟的咖啡鲜果落果严重,产量下降,三是部分咖啡园由于缺乏管理,感染咖啡锈病,造成烂果、干果、落果现象。

(二)咖啡产业损害监测预警

为实时掌握咖啡产业市场动态信息,切实发挥监测预警体系在产业预警、贸易救济和产业安全评估工作中的作用,维护中国足球彩票产区农民利益,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的要求今年在普文镇和勐旺乡设立固定监测点,开展农户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等行为数据的固定监测,采集农户咖啡种植现状、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市场等数据信息,继续开展景洪市咖啡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信息采集报送工作,及时反映全市咖啡产业的生产、贸易、市场和政策变化等情况,目前已报送咖啡产业报表32期。

(三)加强咖啡品牌宣传力度

为提高中国足球彩票咖啡特色产业品牌认知度,紧紧围绕云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加大绿色食品认证宣传力度,引导企业从产品、原料基地认证方面下功夫,打造咖啡优质原料基地,提高景洪市小粒咖啡知名度,引导企业从产品认证方面打造本土品牌,推进景洪市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目前,西双版纳夏诺纳咖啡有限公司已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认证产品2个;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景洪咖啡”1个,正在收集撰写申报材料。

六、花卉产业

2021年景洪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7414.95亩(预计),同比增44.76%。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2510亩,同比增8.42%;总产量2576.12万支(预计),同比下降14.31%。综合总产值39062.58万元(预计),其中花卉种植产值13803.76万元、花卉产品加工业产值3735.36万元、花卉服务业产值2606.7万元、花卉文化产业相关产值18916.76万元。

景洪市鲜切花品种主要是睡莲、天鹅绒、尤加利、富贵竹等,鲜切花及中小常规苗木,基本运输到斗南花卉集散中心交易;绿化苗木品种主要有凤凰树、灯台树、火焰树、大王棕、贝叶棕、三角梅等,市场销售主要依托省内房地产公司、市区园林绿化工程等。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1.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2021年以景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主,组织10个乡镇的检测人员,开展全市蔬菜、水果生产质量安全状况监测(乡镇主要是辖区果蔬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共抽样93批次2240个样,进行了有机磷、氯氰菊酯类农药进抽检监测,依据NY/T761-2008检测标准和方法,合格样品2224个,整体合格率为99.29%,比去年同期的合格率99.49%,下降了0.2个百分点。编制报送《景洪市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简报》10期共20份。

2.定量分析

截止2021年11月完成市城区(上级下达检测任务)及乡镇的蔬菜、水果快速检测中超标样品复检821个分析样品,完成任务数84.99%。依据检测方法:NY/TGB/T23380-2009、GB/T23379-2009、GB/T 5009.147-2003、GB/T 5009.135-2003 的标准,运用液相色谱仪分析蔬菜、水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各项指标均未超标。完成云南省农业厅组织的种植业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能力验证考核工作。

(二)开展水稻、香蕉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

完成2021年样品稻米和土壤重金属铜、铅、镉元素样品分析30个(其中土壤样品20个、稻米样品10个)。依据GB/T17138-1997、 GB/5009.12-2017 、NY/T 1100-2006等方法采用AgilentAA240- A1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样品中铜元素含量及食品中的铅、镉元素含量。各项测定指标均为合格,合格率100%。

(三)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监督抽查

2021年1月27日完成省级例行监测抽样、制样31个样品,其中,生产基地8个,景洪市俊都水果批发市场运输车5个、景洪市俊都水果批发市场12个、景洪市曼阁水果批发市场6个;2021年4月2日完成省级例行监测抽样、制样30个样品,其中,生产基地9个,景洪市俊都水果批发市场13个、景洪市曼阁水果批发市场8个;2021年5月20-24日完成省级第二次农产品监督抽查抽样、制样16个样品,其中,生产基地14个,俊都蔬菜批发市场2个;2021年7月完成国家第二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样、现场制样4个生产基地样品;2021年6-9月开展云南省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测第一、第二批次取样150个样品,完成任务数100%,其中,基地296个,市场54个。

(四)开展节假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在元旦、州庆、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前和疫情期间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景洪辖区内10个乡镇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零售市场、主要生产和销售的新鲜蔬菜、水果开展定性检测抽检工作共52期,共抽取样品1220个。合格样品为1206个,整体合格率为98.85%;比去年同期整体合格率下降升了0.76个百分点。

(五)景洪市茶叶质量安全监管

为全面掌握景洪市主要农产品支柱产业之一(茶叶)质量安全状况,加强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事件,结合中国足球彩票茶叶种植情况。2021年9月份完成茶叶例行监测在大渡岗万亩茶园内茶叶加工厂取样10个样品,进行茶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

(六)科技培训

为提高乡镇检测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及农产品种植大户生产管理水平,截至2021年10月完成10个乡镇(勐龙、嘎洒、勐罕、勐养、普文、勐旺、大渡岗、景讷、景哈、基诺)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农产品(果蔬)农残检测操作规程培训、材料归档指导共10期45人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及农产品生基地农药使用技术现场指导培训13期7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份。完成检测人员业务水平线上培训7人。

八、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景洪市三类区域耕地472146.70亩,其中优先保护类451914.32亩,安全利用类20232.38亩,无严格管控类面积。涉及辖区内4个乡镇、农场共计435个图斑。为切实保护耕地土壤环境质量,防治和减轻土壤污染,促进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和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按照州农业农村局的安排在景洪市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及农产品监测样品采集工作。

1.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落地核实情况

完成措施落地面积15090.64亩。其中完成农艺调控类技措施面积核实11790.21亩,(优化施肥3962.73亩,作物调整6407.63亩,品种调整1419.85亩);其他措施类核实面积3300.43亩,(种养结合900.29亩,种植结构调整2400.14亩)。

2.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区非耕地核实情况

完成非耕地现状核实5141.74亩;其中类别划分时非耕地核实面积55.3亩,2021年新增非耕地面积5086.44亩,主要变更为鱼塘、建房、加工厂、养殖场、赶摆场、晒场、铁矿厂、乡村道路等。

3. 农产品协同监测情况

完成32个农产品协同监测。其中省级任务13个,州级任务19个。完成任务数的100%。

4. 台账建立情况

景洪市根据污染地块图斑编号,建立措施台账,完善措施落地工作台账包括图斑地址、经纬度、种植作物种类、是否开展农产品协同监测、土地承包经营人员情况、措施落地面积及核实图片等。目前景洪市435个图斑20232.38亩已全部核实完成并建立台账,完成工作任务数的100%。其中有330个图斑15090.64亩属措施落地核实,有105个图斑5141.74亩属非耕地现状核实。

九、“三品一标”认证与监管

截至2021年10月,景洪市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8家,认证产品28个产品,认证规模10153亩、3.2万头(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家,认证产品64个,认证面积19842亩;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28家,认证49个产品,认证面积35107亩。2021年全市共有13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认证产品18个(分别为水果14个、坚果2个、咖啡2个),认证面积31142亩,产量26994吨。其中已获证2家共2个产品,面积1651亩,产量2278吨;已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待会审颁证4家企业,上报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家,6家企业材料已提交至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审核。

(一)实地指导及认真审核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

2021年安排工作人员实地到有意向认证绿色食品的23家企业、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指导面积约61260亩,指导拟申报产品31个,发放生产记录本23本,认证资料23套。同时,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细致审核,并写出书面审核意见13次,提出修改建议82条。通过审核,促进认证企业材料的有效通过。2021年全市共有13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认证产品18个(分别为水果14个、坚果2个、咖啡2个),认证面积31142亩,产量26994吨。其中已获证2家共2个产品,面积1651亩,产量2278吨;已上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待会审颁证4家企业,上报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家,6家企业材料已提交至州绿色食品与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审核。截至目前,对申报企业完成现场检查9家,未开展现场检查2家,并按要求进行了现场产品抽样,委托第三方对企业生产基地进行环境评价工作。

(二)“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及景洪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及区域公共品牌培训

一是结合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内容,召集本辖区有意向认证绿色食品的企业培训2期118人次。培训会重申了认证“三品一标”的重要意义,根据“绿色食品”认证提交的材料一一剖析了申请材料的表格填写及技术规程、质量控制措施、基地图等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并现场答疑企业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是召开“景洪市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相关知识开展培训,参加培训人员28人。

(三)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安全监管检查工作。

为确保景洪市辖区认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截止10月份,分别对5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和4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检查12期,对9个无公害农产品62个绿色食品进行年检。同时企业的产地环境、生产档案、投入品使用、仓库保管等方面进行检查,核实基地环境是否发生改变、检查生产记录档案、检查投入品仓库中的农药化肥等,并对存在的问题的企业提出了12条整改意见,督促企业限期整改。

(四)景洪市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

为推进景洪市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打造景洪“一流绿色食品牌”建设,结合本地农产品资源优势,组织申报景洪大渡岗茶、景洪攸乐茶、景洪勐龙勐宋茶、景洪勐龙南盆茶、景洪东试早柚、景洪青枣、景洪冬瓜猪、景洪咖啡等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目前,已完成申报材料撰写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

(五)绿色食品抽检

根据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关于组织开展“三品一标”产品抽检工作的通知》(云绿〔2021〕24号)要求,2021年8月10日,由承检单位广东省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州绿色食品与产业发展中心和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相关人员对云南西双版纳大渡岗茶叶实业总公司和云南西双版纳普文茶业有限公司获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进行抽检。云南西双版纳大渡岗茶叶实业总公司共认证产品28个,抽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系列产品进行检测;云南西双版纳普文茶业有限公司共认证32个产品,抽取有代表性的系列产品9个。每个产品1公斤,共抽取16个产品,抽检结果将作为续展换证申请和再认证申请依据。

十、农业面源污染农膜回收统计调查

(一)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为掌握2021年度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排放(流失)的潜在风险及区域分布特征,更新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流失潜在风险调查数据库,提供云南省的调查数据。2021年在景洪市市景讷乡、勐养镇、普文镇的部分村小组开展典型地块调查。共更新完成《种植业典型地块抽样调查表》43份、《种植业县级基本情况调查表》、《县(区、市、旗)平地主要种植模式及减排措施调查表》、《县(区、市、旗)坡地主要种植模式及减排措施调查表》各一份。目前调查材料已审核完成并上报至云南农业大学该项目办公室。

(二)农膜回收工作

根据景洪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景洪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相关要求,我单位继续开展提升人居环境-农膜回收工作,截至10月,农膜累计使用面积15.77万亩,比去年同期农膜累计使用面积22.04万亩减少6.27万亩,减少率为28.45%;农膜累计使用量2056.50吨,比去年同期农膜累计使用量2994.15吨减少了594.45吨,减少率为16.34%;农膜累计回收量1716.08吨,比去年同期农膜累计回收量2142.30吨减少了12吨,减少率为0.45%;企业、农户安全回收率83.45%,与去年同期回收率72.00%相比,提高了11.45个百分点;完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培训15期772人次。

十一、农业野生资源保护的监测和管理

景洪市有2个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和3个野生稻推广点。2021年争取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35万元,分别对2个原生境保护点建立了村集体经济(为景讷乡南岭村小组的互助社注入8万元,壮大原有村集体经济;为勐罕镇曼崩村小组购买700株橡胶树,支付14万元建立村集体经济。),在药用野生稻保护点栽种20根水泥界桩,完成2个原生境保护点标志碑的建立。

在保护点共开展巡查12次,出动巡查人员共计65人次。其中村民巡查7次,出动村民40人次;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协同村民巡查5次,出动巡查人员25人次。经巡查未发现偷盗或人为破坏行为发生,2个原生境保护点和3个推广点,保护面积稳定,保护的目标物种种群数量稳定有增。

十二、外来入侵生物调查与监测

2021年景洪市有薇甘菊预警监测点21个,10个乡镇有薇甘菊监测人员12人,每月按时开展巡查和预警监测工作。出动人员827人次,车辆、摩托车43台次。巡查发现薇甘菊发生点 27个点,面积189亩(采取化学防控188.7亩,人工防控0.3亩),其中新发生点23个,面积170.8亩,复发点4个,面积18.2亩。组织了2期81人次现场防除培训,在监测过程中如有发现就组织灭除。阻止薇甘菊在景洪市扩散蔓延,有效保护景洪市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十三、农村能源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能源行业安全检查

2021年结合景洪市农村能源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农村沼气现状摸底调查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经调查,现景洪市共建成500m3大型沼气工程项目2个,50m3的小型沼气工程项目7个,户用农村沼气在册登记数为9500口,因机构改革闲置农村沼气未报废6096户,填埋报废农村沼气1424户,户改厕1764户,再用农村沼气为216户;大力宣传普及农村能源安全知识,农村户用沼气和洁净型煤炉具等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农村能源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截止6月份,检查共涉及7个乡镇13个村民委员会,26个村民小组。检查过程中分别发现一般安全隐患6个(人员清理沼渣操作不规范、沼气导管老化和沼气池出气管堵塞),经过现场立即整改完成,排除了安全隐患,做到了安全生产深入群众。

(二)农村能源示范村建设

在景洪市勐龙镇曼栋村委会曼康村民小组开展农村能源示范村建设,完成污水收集排放网管建设1300米,并正常投入使用。同时整合其他项目建成少数民族特色标志性大门1个,村内标准化无害化卫生公厕40 m?1座,村民户用厕所改造建设82座,村内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氧化池2池共100m?。进行村内干道路太阳能路灯亮化建设35盏,项目建设标志牌2块,公共特色灯座10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 100 %。项目的实施对曼栋村委会曼康村小组村容村貌提升改善明显,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也为广大村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示范样板和可借鉴的模式。

十四、新冠肺炎疫情和登革热防控

为有效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和登革热防控工作,2021组织召开相关会议10次,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分设了7个网格小组,共31人参加各网格卫生检查、疫情防控宣传,及卫生整治。2021年累计开展疫情防控宣传126期2876人次,悬挂宣传横幅1条,发放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宣传资料320余份,粘贴云南健康二维码30余份,动员群众扫云南健康二维码298人。动员群众注射新冠疫苗28人次。开展网格区环境卫生整治5次,累计喷洒消毒面积27600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2条,清除卫生死角5处,累计清除清运垃圾5吨,清除四害滋生地2处。疫情期间根据上级要求,专门安排人员到集中隔离酒店做好酒店隔离人员的日常管理及相关工作。

十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橡胶、茶叶、果蔬、咖啡、花卉产业各项科技项目的实施工作,做好各类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大推进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提高农民的生产管理水平,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橡胶产业主要做好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建设,大力推广橡胶新品种,气刺微割技术及橡胶林下种植魔芋、砂仁,开展天然橡胶产业信息监测,完成体系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茶叶产业主要做好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试点建设、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试点建设、茶园种植绿肥示范。

果蔬、咖啡产业主要做好产业调查统计、生产技术指导,开展香蕉、咖啡产业损害预警监测。

花卉产业主要做好产业调查统计工作,加强花卉品牌建设,提高本土花卉市场的竞争力,推动花卉企业转型升级。

(二)农业环境保护监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和宣传、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积极组织“三品一标”的认证与监管、做好农膜回收统计调查、做好农业野生资源保护的监测和管理、认真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与监测,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

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下半年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全年完成农药残留快速检测1496个样品、定量检测604个样品,完成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30个样品。

“三品一标”认证监管方面,下半年继续做好本辖区认证企业的日常监管和节日期间的监督检查,开展“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协助企业做好绿色食品环评、指导企业做好材料的申报工作。

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11家,主要产品为标准胶系列SCRWF、SCR5、SCR10、TSR9710等。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我单位共设置4个内设机构,包括检测中心、橡胶茶叶咖啡组、水果蔬菜花卉组、农环组。无下属单位。

2021年末,独立编制机构数1个。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末实有人员编制36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36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3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度收入合计8,694,249.90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8,615,340.15元,占总收入的99.09%;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0.00元(含教育收费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78,909.75元,占总收入的0.91%。与上年对比收入增加660,263.26元,增加8.22%。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731,604.59元,增加9.28%;事业收入0元,减少100%;其他收入增加78,909.75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是财政预算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增加致使财政拨款收入比上年增加;其次是根据政府会计制度,在财务会计体系中,通过“其他收入”科目核算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通过本科目核算,所以其他收入比上年增加100%。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度支出合计8,813,144.74元。其中:基本支出7,860,999.76元,占总支出的89.20%;项目支出952,144.98元,占总支出的10.80%;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对比支出增加634,406.03元,增加7.76%。其中:基本支出增加1,195,098.70元,增加17.93%;项目支出减少560,692.67元,减少37.06%。主要原因是工资、社保资金增加;其次是上级部门对下的项目资金减少,项目支出减少。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1年度用于保障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7,860,999.76元。与上年对比支出增加1,195,098.70元,增加17.93%,主要原因一是按相关政策增加职业年金、社会保险、公积金及购房补贴等。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7,615,375.56元,占基本支出的96.88%。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245,624.20元,占基本支出的3.12%。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1年度用于保障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952,144.98元。与上年对比减少560,692.67元,减少37.06%,主要原因是上级部门对下的项目资金减少。项目支出主要用于天然橡胶标准化抚育技术示范14,925.00元、农业生产发展茶叶发展8,292.00元、橡胶试验协作费7,734.95元、天然橡胶保护区划定工作经费32,695.00元、橡胶农户调查委托业务费9,727.94元、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薇甘菊6,780.00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351,863.39元、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费7,539.00元,政策性橡胶种植保险工作29,271.43元、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36,669.00元、农业产业损害监测9,938.00元、茶叶试验协作费23,521.80元、野生植物资源保护310,350.00元、橡胶树栽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942.47元、废旧沼气安全处置改造5,340.00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建设11,555.00元、生态环境提升与庭院经济建设80,000.00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615,340.15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7.76%。与上年对比增加649,027.51元,增加8.15%,主要原因是工资、社保资金增加;其次是上级部门对下的项目资金减少,项目支出减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6.科学技术(类)支出1,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1%。主要用于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和生态茶叶建设。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063,493.0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3.95%。主要用于退休人员经费1,350.00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522,493.44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1,539,649.62元。

9.卫生健康(类)支出503,560.5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84%。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医疗及公务员医疗补助。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2.农林水(类)支出5,646,041.5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5.53%。主要用于项目支出754,340.39元、工资福利支出4,641,381.93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22,384.2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6,045.00元、资本性支出21,890.00元。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19.住房保障(类)支出402,245.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67%。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及退休人员购房补贴。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58,200.00元,支出决算为39,894.55元,完成预算的68.5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38,629.55元,完成预算的77.26%;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265.00元,完成预算的15.43%。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我单位本着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的要求,增强成本意识,努力提高执行力,超前谋划,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随着景洪市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单位承担实施的科技项目数量减少,涉及面广,技术人员下乡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及公务接待比上年减少。

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20年增加462.07元,增加1.1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与2020年相比不变;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447.07元,增加1.17%;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15.00元,增加1.20%。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尽量减少使用公务用车;二是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次数、接待标准及陪同人数。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8,629.55元,占96.83%;公务接待费支出1,265.00元,占3.17%。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8,629.55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00辆。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38,629.55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辆。主要用于橡胶、茶叶、咖啡、热带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景洪市开展的国家、省、州、市等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及景洪市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出产地重金属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农产品“三品一标”、农业野生资源保护监管,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与防控等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1,265.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1,265.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3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9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接待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室(对西双版纳大青芒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内容进行采访拍摄)、中央频道CCTV17《谁知盘中餐》摄影组(对西双版纳东试早柚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内容进行采访拍摄)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对景洪市蔬菜、香蕉及咖啡产业发展及监测预警分析工作情况调研。

国(境)外接待费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我单位无此项支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我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部门资产总额9,585,633.50元,其中,流动资产4,058,698.50元,固定资产5,526,935.0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0元,其他资产0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695,350.86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1,718.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1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30,79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30,79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9,90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32.15%。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我单位属于二级预算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统一由主管局公开。2021年我单位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项目,项目总投资23.98万元。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2021年景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施方案》和批复的计划内容实施,现已完成各项计划任务。对照《景洪市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评分表》,从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受益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认为2021年景洪市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项目的各计划实施内容保质保量快速推进;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管理模式;项目资金到位及时,拨付及时,监管严格、使用合理、运行安全、效益显著;项目管理扎实有效,做到实施前期有调查、中期有检查监督、后期有组织验收。综合管理有章可循,制度建设较完善,始终坚持按制度办事,项目运行有条不紊,项目建设标准高、质量好,具有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我单位无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财政当年拨付的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指财政当年拨付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

三、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基本支出:指保障单位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支出计划,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两部分。

五、项目支出:指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监督索引号53280111062700801111

景洪市经济作物工作站2021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20221125114628336.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