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傣历新年节倒计时】制作孔明灯 赓续古老技艺

  • 来源 :景洪发布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3-04-10 15:00


孔明灯,傣语叫“贡菲”。放飞孔明灯是西双版纳傣族群众在傣历新年节期间要开展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傣历新年孔明灯放飞当晚,盛装出行的人们手执孔明灯,点燃灯烛,当升腾的热气充满纸笼,孔明灯便带着祝福与期盼飘向远方。


左一为岩香罕

临近傣历新年节,在嘎洒街道曼占宰社区曼勐居民小组,今年54岁的岩香罕正在紧张地制作孔明灯。“我从12岁就开始学着做了,到现在一共做了42年。”凭借着丰富的制作经验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今年傣历新年节,岩香罕就接到了制作几十个大型孔明灯的订单,这让他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傣家人制作孔明灯的方法别具特色。岩香罕介绍,制作孔明灯最主要的材料是傣族的棉纸和竹编。孔明灯主要分为头部、腰部、底部3个主体部分,头部、腰部需要用棉纸拼接,棉纸剪裁制作成型后,再用糯米粉制作的胶水粘合起来。底部则用竹编或者钢条弯成一个圈,形成一个圆形的环,圆环中间在钢条制作的十字架中心固定安放燃料包,燃烧所产生的热气流从下而上进入孔明灯内部,等内部充满热气后,孔明灯就会向上飞。“按照这样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5米的大型孔明灯,需要用到32张棉纸,五、六个人耗时两天才能做好。”


除了制作,燃放孔明灯,也需要多人帮忙。点燃燃料后,要等到孔明灯内充满热气直立向上冲,大家一齐放手,孔明灯才能稳稳地飞向高空。


如今,放孔明灯这项活动经过历史的传递和演化,已成为傣历新年节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傣族传统孔明灯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仅仅在本村,岩香罕就已经收了13个学徒。“这是我们傣家人的传统,这项技艺要得传承下去。”岩香罕说。

当夜幕降临,澜沧江畔聚集着五湖四海的人们,一盏盏慢慢升起的孔明灯,带着祝福、带着期盼,点亮漆黑的夜空,仿佛在祝福傣乡人民吉祥如意、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