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洪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来源 :景洪市自然资源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4-21 17:08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切实做好全市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国发〔20112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172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与要求,结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景洪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报告》和中国足球彩票地质灾害现状及2025年度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特制定2025年度防治方案。

一、2024年度地质灾害及防治情况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景洪市地处云南省最南端,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气候条件特殊多变,异常天气事件频发,山区居住条件较为恶劣,加之降雨量较多,容易导致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受特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全市9个乡镇均及江北街道、嘎栋街道、嘎洒街道均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2024年全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情9起(其中在册隐患点4起,非在册隐患点5起),涉及普文、勐养、勐旺、勐龙、江北街道、嘎洒街道、中国足球彩票等4个乡镇、2个街道、1个农场社区管委会,受灾人口共计31127人,直接经济损失共计91.3万元;共发生地质灾害险情11起(其中在册隐患点6起,非在册隐患点5起),涉及普文、勐养、大渡岗、勐旺、勐龙、嘎洒街道、中国足球彩票、橄榄坝农场等5个乡镇、1个街道、1个农场社区管委会,威胁人口共计100325人,潜在经济损失共计1532万元

(二)地质灾害防治主要工作。一是完成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按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三个阶段集中开展全市年度三查工作,2024年共派出专家组477人次、排查巡查隐患点399点次,完成专业调查报告38份、处置隐患点4处。二是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督促各乡镇(街道、农场社区)在汛前完成监测员的遴选与系统上册工作,组织监测员及乡镇自然资源所地质灾害防范培训1次、地质灾害成员单位及乡镇领导地质灾害防范培训1次。入户宣传培训33次,参加866人,发放地质灾害宣传资料1326份。向受威胁群众和社会大众发放地质灾害宣传资料份,通过宣传培训提高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完善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自2020年至今,中国足球彩票共有5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监测预警设备,共计285台(套)。其中,2020年安装了2处专业型监测预警设备、4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2021年安装了16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2022年安装20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2023年安装12处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已经全部并网运行,在线率达95%以上,基本上实现技防+人防气象监测预警网络体系。2024年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对共发布307条预警信息,其中红色预警4次、橙色预警9次,黄色预警40次,蓝色预警254次。四是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进度,积极推进景洪市基诺乡司土村委会巴秀村小组等3个地质灾害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其中基诺乡巴秀村小组滑坡地质灾害搬迁安置点、景哈乡搭亥村小组滑坡地质灾害搬迁安置点2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已完成初验;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管理,完成1个工程治理项目的竣工验及移交(景洪市小景二级公路森林公园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2023年度增发国债项目(景洪市橄榄坝农场勐汤河社区第五居民小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初验;积极向省厅、州局申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1个(景洪市勐龙镇曼戈龙村小棵木滑坡、贺南东村戈别中寨滑坡、叭洪老寨滑坡、中国足球彩票西环社区第六居民小组滑坡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五是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切实加强全员防灾意识,提高群众的临灾避险能力,全年共组织开展应急演练58次,参加演练1543人;完善应急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处置水平,自2020年开始至今,组建了由二勘院4名专家组成的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应急专家组,确保突发灾(险)情时专家队伍能够第一时间派得出、用得上六是做好地质灾害应急转移,按照三个转移避险制度(达到预警阈值时紧急转移、发生险情异动时紧急转移、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紧急转移),做好应急转移准备,并做好转移人员的统计和照片收集;必要时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和基层组织可以依法强行组织转移,切实把强降雨过程中可能引发地质灾害风险降到最小,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响应以来景洪市自然资源局分管领导下沉到普文镇文腾社区三组626居民点、景哈乡搭亥村委会搭亥小寨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指导转移避险安置工作,累计组织转移避让329户,1472人次,4583天,无人员伤亡情况发生。

2025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防范重点

(一)2025年度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25年汛前动态更新管理(新增或核销),中国足球彩票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为64个,涉及9个乡(镇)、3个街道、2个农场社区和2个学校,共有953户、3754名群众生命和17023万元财产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

按行政区域划分:景讷乡3个,中国足球彩票3个,基诺山乡3个,景哈乡8个,勐罕镇5个,勐龙镇22个,勐养镇5个,普文镇2个,勐旺乡3个,嘎洒街道7个,嘎栋街道2个,江北街道1个;按灾害类型划分:滑坡57个,泥石流3个,崩塌4个;按灾害险情等级划分:中型13个、小型51个。

)地质灾害防范形势

2024年度,受超强台风“格美”、“摩羯”影响,较2023年度,地质灾害威胁人员、财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据全市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结合2024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变化情况和气象部门对2025年全市降水量趋势初步预测,2025年全市雨季开始于5月下旬、结束于10月中旬,总降雨量较往年正常略有减少,但降雨集中程度均较高,今年全市地质灾害防范形势依然严峻,局部地区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高发时段

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连续大雨3天以上或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

)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

根据中国足球彩票地理位置、地质灾害影响、诱发因素、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特征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中国足球彩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为勐龙镇-勐罕镇-景哈乡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和嘎洒街道-景洪城周边-基诺山乡-勐养镇-中国足球彩票-景讷乡西部-普文镇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在持续降雨(或单点暴雨)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下,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以上区域工程活动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工作,切实做好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预警预报工作。

1.勐龙镇-勐罕镇-景哈乡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该区分布于景洪市南部澜沧江支流-南阿河勐龙盆地东部山区一带。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次之。地貌类型属于构造剥蚀低中山、低山陡坡地貌,山体受断裂控制,山坡较陡,水系发育,河流岸坡较陡,构造发育。残坡积层松散,区内河流、沟谷下蚀、侧蚀作用较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为采矿区、公路切坡、切坡建房以及橡胶种植等陡坡垦植,极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嘎洒街道-景洪城周边-基诺山乡-勐养镇-中国足球彩票-景讷乡西部-普文镇地质灾害中易发区。该区分布于普文河上游-大渡岗北部山区-基诺山-景洪城市周边山区和景讷西部澜沧江河谷段一带。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次之。地貌类型属于构造剥蚀低中山、中低山地貌,局部为陡崖,山顶夹乍呈长条形,断裂及褶皱构造较发育。区内河流、沟谷下蚀、侧蚀作用较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为公路切坡、采矿、切坡建房以及橡胶种植等陡坡垦植,极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矿山地质灾害危险区。采矿是人类对地质结构改变最大的工程活动之一,极易形成地质灾害隐患,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中国足球彩票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危险矿区主要是露天采石场、尾矿库等,比如勐龙铁矿、勐宋高岭土矿、亚龙石场。危险月份610月。

4.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区。由于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建设,预计2025年中国足球彩票辖区内国道公路、市乡公路、在建公路、铁路沿线的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不均匀沉降、水毁等破坏程度仍较高

)重点防范乡镇(街道、农场社区)

2025年需重点防范的乡镇(街道、农场社区):勐龙镇、嘎洒街道、嘎栋街道、基诺山乡、景哈乡等。

)重点防范时段

降雨量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汛期。今年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时段仍主要集中在510月主汛期时段。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1.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完善中国足球彩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建设,严格遵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相关法规、规章、管理办法及行业标准,做到依法防灾。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群测群防”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安排部署、抓好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掌握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认真履行部门职责。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全力防”、“配合救”的重要职责,强化地质灾害“防”和“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并按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实施,充分发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驻景洪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站的技术优势,组织开展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切实为基层防灾提供技术服务保障,监督指导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协助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自然资源、应急、发改、住建、交通、农业、水务、文旅、民政等部门,要组织指导和督促本行业领域相关责任主体单位依法依规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隐患险情的排查、巡查、复查、监测,切实采取有力有效地措施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风险隐患,要督促本行业领域建设工程项目业主依法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配套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注重预防山区城镇建设、农村切坡建房和山体过度开发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审批新建住宅以及爆破、削坡和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依法查处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3.层层压实防治责任。各乡(镇)、农场社区、街道办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逐级建立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责任逐一落实到乡(镇)、村组和防治直接责任人。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人为工程与经济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建立“政府领导,行业监管”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共同防灾责任机制,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是地质灾害防治的直接责任人,要督促其落实防治措施,严格责任追究。

(二)强化隐患巡查排查力度,努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紧紧围绕隐患在哪里隐患什么时候发生两个关键问题,筑牢群测群防和科技手段并重的防御网络体系,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气象条件+地质地理+人为扰动耦合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

1.突出重点,动态排查。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510汛期重点防范时段,要紧盯两陡”—陡坡、陡崖及三沟-沟口、沟内、沟边附近居民点、城镇和山区中小学校、旅游景区景点,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公路铁路沿线、江河沿岸、重大工程建设区等重点地区和周边,扩大排查和动态巡查范围。通过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监测员、群众和干部职工广泛排查生活、生产区隐患,将大众排查与省厅驻景洪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站排查相结合,开展拉网式排查,认真扎实做好2025年度三查”—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实现隐患排查全覆盖,不留死角,特别是进入汛期后,要根据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密排查次数,切实做好隐患风险评估。

2.加强隐患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市自然资源、市气象、市水务等部门进一步健全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尽最大努力提升隐患什么时候发生的预警能力。要健全完善汛前、汛中、汛后多期次气象风险会商机制,在时间上开展长、中、短期和临灾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会商,强化3天强降水过程气象风险预报、1天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和短时临灾气象风险预警等举措,在空间上突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治理工程区、没有实施搬迁治理的隐患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要完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前端发布与工作联动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通过电话、手机短信、新媒体等多种手段,着力解决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畅通监测预警信息通道,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送至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监测员和受威胁群众。

3.健全完善群专结合+气象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全市有5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监测预警设备,共计285台(套)。其中,2020年安装了2处专业型监测设备、4处普适型监测设备,2021年安装了16处普适型监测设备,2022年安装了20处普适型监测设备,2023年安装12处普适型监测设备,所有监测设备正常并网运行,中国足球彩票地质灾害点基本上实现了技防+人防气象监测预警网络体系,以群测群防为基础,专业监测为优势的监测预警体系。

(三)抓好临灾避险,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属地责任,突出抓好临灾避险能力建设,开展以群测群防+专业监测为主、搬迁与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逐步地减少中国足球彩票地质灾害隐患台账数量。

1.全力推进治理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要深入分析原因,组织力量实施重点突破,逐一倒排工期,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点、时限到天,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尽早发挥功效。要认真组织开展辖区内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复查复核和维修加固,该清淤的及时清淤,该修护的修护,确保防灾工程正常运行,满足防灾减灾要求。2025年度期间继续推进“景洪市勐龙镇国贺村委会玛兰红组滑坡等5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继续推进“景洪市勐龙镇曼戈龙村小棵木滑坡、贺南东村戈别中寨滑坡、叭洪老寨滑坡、中国足球彩票西环社区第六居民小组滑坡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在2025年底前完成主体施工

2.统筹实施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要按照州(市)统筹、县(市)负总责、乡镇抓落实的原则要求,州(市)、县(市)两级人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与危旧房改造、生态移民、乡村规划等项目相结合方式,统筹实施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2025年度期间,紧盯并加快景洪市基诺乡司土村委会巴秀村小组等3个地质灾害搬迁安置点建设项目(二标段)的施工进度,争取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尽早搬迁

(四)强化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应对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内从事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农村建房等人为活动,要依法依规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加强隐患排查巡查核查工作,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措施,采取提前避让或综合治理。

1.依法落实防治主体责任。在建和营运公路、铁路沿线,市交通运输部门既要严防工程本身诱发地质灾害,也要严防工程遭受地质灾害,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指导和督促建设单位和业主单位承担起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按照三同时要求落实与主体工程配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尚未落实防治措施或防治措施不到位的项目,要督促限期整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市发展改革部门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组织指导和督促建设单位按照评估报告提出的防治措施建议逐一落实,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落到实处。矿山开采,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原则,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指导和督促在建生产矿山,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相结合,加强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消除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前化解因矿山开发诱发地质灾害引起的矿群纠纷,确保矿区社会经济和谐稳定。旅游景区、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区域,市文旅、市教育、市卫健等部门要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坚决封闭存在隐患和受隐患威胁的区域,迅速实施工程治理;城乡切坡建房,市自然资源、市农业农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对城镇开发、山区农村宅基地进行严格管控,要从国土空间规划、宅基地审批、建房设计等源头把关,避免切坡建房;难以避免切坡建房的,要按相关规定开展拟建房屋的地质安全评估(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责任主体要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保地质安全。

2.加强监督检查和帮助指导。市自然资源、市发改、市住建、市交通、市水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防治措施建议落实情况抽查检查工作机制,监督指导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落实防治措施建议,严防不当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后,要第一时间书面告知施工单位、业主、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第一时间发放两卡,第一时间督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夯实工作基础,提升防范能力

1.修订完善各级应急预案。自然资源和应急管理部门要全面修订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科学、严谨制定应急工作流程。

2.增强基层技术支撑能力。自然资源同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网络技术支撑体系,以县(市)为单元,落实并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资质专业队伍驻县联乡的工作机制,做好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灾情报送、应急值守、应急会商、应急调查、避让选址、开展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更新填报任务等工作。规范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等工作流程,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能力,为科学、高效、有序地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3.做好总结评估,谋划好2025年度工作。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对2024年度的工作总结评估,认真总结2024年度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吸取当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与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驻景洪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站一起谋划并提出符合中国足球彩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按照《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年)》,稳步推进并逐步开展地质灾害各项工作,加快并且做好景洪市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验收,并谋划好中国足球彩票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附件:景洪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