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4市发)

  • 来源 :景洪市教育体育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1-17 18:24

 

 

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2024年度)

 

 

 

 

 

 

    位: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

                       时  间:2025年1月

 

 

 

 

 

 


 

 


 

 

 

 


 

 

 

 

 

 

 

 

 

         质量报告(2024年度)编制网址发布汇总表

                                 单位名称: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

序号

年报名称

发布网址

联系人

备注

1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质量报告(2024年度)

提请景洪市教育体育局发布

张立端

 

 

 

 

 

 

 

 

 

 

 

 

 

 

 

 

 

 

  

 

编制职业教育质量报告是完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学校加强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学校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办学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24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429)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文件精神按照西双版纳州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2023至2024学办学情况进行全面梳理,认真总结各项工作,核对信息、校对数据,确保信息、数据准确,形成《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质量报告2024年度)》并委托西双版纳州教育体育局进行网络发布。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隶属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属公办全民事业全额拨款单位,编码3653000418地址:景洪市嘎洒镇嘎洒机场老路1号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年度工作亮点:1.省赛。2023年10月云南省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30个奖牌,一等奖1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8个,奖牌总数全省第四,获奖面89.7%,连续第六年获得云南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2.考核。高中部在景洪市教育体育局校园目标管理考核中连续第七年获得优秀。

 

 

 

 

 

  

 

1. 人才培养………………………………………………………… 1

1.1师生人数………………………………………………………………1

1.2专业设置………………………………………………………………1

1.3人才培养质量…………………………………………………………2

1.4德育教育………………………………………………………………2

1.5课程合格率……………………………………………………………3

1.6体质测评合格率………………………………………………………3

1.7毕业率…………………………………………………………………3

1.8 “三校生”高考………………………………………………………4

1.9技能培养………………………………………………………………4

1.10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 …………………………………6

2.服务贡献………………………………………………………… 7

2.1学生就业………………………………………………………………7

2.2社会服务………………………………………………………………8

2.3服务贡献量表…………………………………………………………8

3.文化传承………………………………………………………… 8

3.1理念积淀,校风教风学风扎实………………………………………8

3.2关爱学生,教育教学有温度…………………………………………9

3.3管理精细,校园文明全面提升………………………………………9

3.4打造“技能活动周”品牌……………………………………………11

4.国际合作………………………………………………………… 11

5.产教融合………………………………………………………… 12

5.1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12

5.2实训基地建设…………………………………………………………12

5.3校企合作………………………………………………………………13

5.4学生实习………………………………………………………………13

6. 发展保障………………………………………………………… 13

6.1经费保障………………………………………………………………13

6.2政策落实情况…………………………………………………………13

7.面临挑战和建议………………………………………………… 14

7.1面临挑战………………………………………………………………14

7.2建议……………………………………………………………………15

附件…………………………………………………………………16

 

   

表一:人才培养质量记分卡…………………………………………2

表二:2023年省赛获奖表………………………………………… 4

表三:教学资源表……………………………………………………6

表四:服务贡献表……………………………………………………8

表五:国际影响表……………………………………………………12

表五:政策落实表……………………………………………………14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质量报告

2024年度

2024年,在州、市委市政府、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贡献、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产教融合等各方面都有提升,办学效能增强。

1.人才培养

1.1师生人数

2024学校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为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47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38人,占比92.62%;硕士学历教师11人,占比7.3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9人,占比32.89%;专业课教师79人,文化课教师68人;双师型教师总共78其中专业教师双师型63人,专业教师79.17%。临聘教师4人。在校生2878,73个教学班高一22个班,高二25个班,高三26个班生师比1:18.45

1.2专业设置

2024年,学校共开设13个专业,职业中专5个专业,职业高中8个专业,分旅游服务、文化教育、工科三个专业部体系,其中旅游服务与管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为省级骨干专业,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商务泰语、幼儿保育专业为特色专业;综合高中班为云南省试点班。学校中层管理机构有行政办公室、德育处、高中部、教科处、总务处、招生与就业、培训处、对外交流外、学生资助中心、教学设备管理处。群团组织有工会、共青团。

 

1.3人才培养质量

表一:   人才培养质量记分卡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毕业生人数*

1023

943

2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952

909

其中:升学人数

299

280

升入本科人数

7

6

3

毕业生本省去向落实率

%

93.17

91.20

4

月收入

2924

3054

5

毕业生面向三次产业就业人数

653

669

其中:面向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112

209

面向第二产业就业人数

98

22

面向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448

438

6

自主创业率

%

1

6.8

7

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

73

20.1

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当地支柱产业结合比较密切,在本地就业的人数较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与西双版纳支柱产业旅游业关联度大,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凸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2024年平均工资较2023年提高130元。学生升学意愿整体不高,每年参加升学学生保持在30%左右,升入本科人数较少,占比2.3%左右。

1.4德育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挥棒,针对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课和主体德育活动为抓手,确立“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思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寓教于乐,开展文体活动、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活动中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为引领,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全校师生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学生整体素养提高。全校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洋溢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连续多年来全校学生的犯罪率为零,每年有10%的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文明学生”,后进生的转化率达到100%,学生总数稳定,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

1.5课程合格率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办学理念,针对中职学生实际,学校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高一 97% 、高二 100%、高三 100%;专业技能合格率: 高一98%、高二 97% 、高三 100%。通过“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周”“校级技能比赛”等系列活动营造学技能、练技能的良好氛围,技能培养效果

1.6体质测评合格率

学校认真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同时加大检查力度,努力提高“两操”效果,同时通过大型运动会和趣味运动会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强健学生体魄。学校每年开展体检,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未病先防,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2024学年体质测试参与测评2294人,合格人数1927人,合格率84%2023年下降12.2个百分点,学生体质下降明显

1.7毕业率

 2024年毕业943人,毕业率为100%2023年减少80人

1.8“三校生”高考

2024年高考参考280人,上线279人,掉线1人,总上线率99.64%。本科上线6人,2023年1

1.9技能培养

学校在2023年云南省技能大赛再创佳绩,奖牌总数30个,名列全省第4名,连续第六年获得云南省优秀组织奖。

          

          表二    2023年省赛获奖表

序号

专业类别

赛项名称

竞赛类型

指导教师

参赛人数

参赛名单

获奖情况

1

农林牧渔业

艺术插花

个人赛

杨绍锦

1

玉拉

二等奖(3/25

2

交通运输类

新能源汽车维修

团体赛

秦庆乔、卫云华

2

 雷锦鹏、姚汝潮

三等(15/33

3

汽车车身修复与美容

团体赛

王华武、武保健

2

岩在理、 王天福

二等(9/39

4

汽车维修

团体赛

肖有波

2

罗思远

二等(8/41

王忠良(教师)

5

电子信息类

网络建设与运维

团体赛

阮云波、邓凡森

2

张梁、 岩罕丙

二等奖(6/19

6

物联网应用与服务

团体赛

邓凡森、 王晓丹

2

岩温罕、岩糯香

二等奖(3/18

7

网络布线

团体赛

孙承进

2

岩罕嫩、李成龙

二等奖(3/24

8

财经商贸类

电子商务

团体赛

金秋菊、任艳花

4

殷和丹、黄建斌、玉丙叫、王文杰

二等奖(5/35

9

智能财税基本技能

团体赛

李丽芳、李蓉琼

4

玉光叫、依尖坎、玉儿应、车江

三等奖(6/13

10

会计电算化

个人赛

李丽芳

1

 玉应叫

二等奖(8/43

会计电算化

个人赛

吕淑云

1

玉香

三等奖(14/43)

11

会计手工

团体赛

李佳丽、杨怀宇

4

玉香应、玉应罕、玉应叫、 胡兆怡

二等奖(5/21

12

财税技能

团体赛

李蓉琼、保红伟

3

杨震、依香欢、郭宇

二等奖(4/18

13

智慧物流

团体赛

杨宏梅、杨恒玉

4

玉应、岩龙冷、杨正宇、李晶晶

二等奖(2/7

14

旅游类

中式烹饪

团体赛

李福寿、彭龚

3

岩温叫、 岩罕亮

二等奖(5/30

李万春(教师)

15

西式烹饪

团体赛

罗云、杨键菊

2

岩康罕、岩松坎

二等奖(3/19

16

中华茶艺

团体赛

刀艳、张红玉

3

 李克宏、岩罕朵、陈可懿

三等奖(13/28)

17

导游服务(2组)

个人赛

陈莹莹

1

艾意大利

一等奖(1/58

个人赛

陈莹莹

1

窦友丽

二等奖(10/58

18

酒店服务

团体赛

樊春梅、赵境希

2

李春贵、 玉喃尖

三等(10/30

19

文化艺术类

民族技艺文艺表演

团体赛

刀艳、崔珍谊

18

玉罕香、玉旺香、玉外、玉燕香、依婉香、玉康海、玉香仑、玉胆应、航嫦伶、玉坎应、杨林、张春燕、李净宜、茜丽罕、 玉万叫、玉帕叫、玉涛罕、刘湘怡

二等(6/20

《布朗弹唱》

20

舞蹈表演(2组)

个人赛

杨兴蕊

1

李耀仰

二等奖(22/78)  

个人赛

杨兴蕊

1

玉留

三等奖(36/78)

21

数字艺术设计

团体赛

李源、玉康罕

3

杜玉晟、刘志强、胡艳

三等奖(6/14

22

新闻传播类

短视频制作

团体赛

杨宏梅

2

岩应拉

二等奖(4/31

杨宏梅(教师)

23

教育与体育类

儿童故事讲演

团体赛

陈蕾

2

玉金勐、雪婷

三等奖(24/40

24

儿童歌曲弹唱(2组)

个人赛

刘原

1

 王文丹

二等奖(11/61

25

儿童绘画创作(2组)

个人赛

施爱香

1

玉万叫

二等奖(12/80

个人赛

施爱香

1

批红

二等奖(16/80

26

婴幼儿保育

团体赛

曾慧、洪瑜

2

倪能巧、 柯路

二等奖(8/27

共参加9个大项,29个小项,26个项目获奖,共获奖30个(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8个)。指导教师40人,参赛教师3人(杨宏梅即参赛又指导),参赛学生85人,共计127人。


1.10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专业课划分成“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个模块,“专业技能选修课”模块中又分成了“就业类”和“升学类”两个方向。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通道。

课程建设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规定设置课程,认真研究并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寻求课改新思路,不断丰富教学成果,结合各专业自身实际和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每学年会对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

教学资源。2024年,11名教师申报成功双师型,专业教师双师比例占比79.17%;课程建设是学校的短板弱项;学校集中投入硬件建设,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68万元。

  教学资源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生师比*

——

19.16

18.45

2

双师型”教师比例

%

67

78

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

%

13.43

15.40

3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

%

32.23

33.20

4

专业群数量*

3

3

专业数量*

14

13

5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212

209

学时

1200

1200

其中:课证融通课程数*

10

10

学时

240

240

网络教学课程数*

0

0

学时

0

0

            校企合作课程数

0

2

学时

0

2

6

专业教学资源库数 

14

13

其中:国家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省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校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7

在线精品课程数*

0

0

学时

0

0

在线精品课程课均学生数*

0

0

其中:国家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省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校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8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数

0

0

其中:国家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省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校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9

编写教材数

0

0

其中:国家规划教材数*

0

0

            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数

0

0

            新形态教材数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154

0

10

互联网出口带宽*

Mbps

1000

1000

11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Mbps

1000

1000

12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

1.36

0.68

13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10307

16862

2.服务贡献

2.1学生就业

学校毕业生去向主体在西双版纳州本区域少数到上海、厦门等省外区域2024年7月,毕业生就业人数669人,在西双版纳本土就业人数为620人,占比92.7%,集中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2.2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社会服务教学工作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广泛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学校下设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保安培训学校,云南省第123职业技能鉴定所,充分发挥专业设备先进、师资雄厚的优势,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社会培训。2024年培训鉴定1194人次。

2.3服务贡献

表四:服务贡献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毕业生初次就业人数*

653

669

其中:A类:留在当地就业人数*

608

620

            B类:到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

 

620

            C类: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

-

485

D类:到大型企业就业人数*

-

9

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

0

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

万元

-

0

3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

0

4

技术产权交易收入*

万元

3.14

0

5

知识产权项目数

0

0

其中:专利授权数量

0

0

            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0

0

6

专利转让数量

0

0

7

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

万元

0

0

8

非学历培训项目数*

-

0

非学历培训学时*

学时

-

0

公益项目培训学时*

学时

-

0

9

非学历培训到账经费

万元

-

0

3.文化传承

3.1理念积淀,校风教风学风扎实

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办学理念,“德技兼备,全面发展”为校训,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勤练、协作、务实、善教 ”的教风“勤奋、合作、乐学、进取”的学风。通过多年积淀,提炼为“励志”精神,成为学校文化品牌。

3.2关爱学生,教育教学有温度

2024年,学校办学再提升。一是办学条件提升艺体中心封顶,硬件设施有了质的飞跃,师生学、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学生满意度提升。学校多途径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通过学生座谈会、评教评学、校长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多种途径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存在问题,学生满意度提升

3.3管理精细,校园文明全面提升

3.3.1学生管理精细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师德建设,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师德建设实施细则和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班主工作计划、总结记录。

实行党、政、工、团领导班子值班制度,加大检查和督促德育处晚查教师、宿管员、保卫工作力度。严格育人考核,查处违纪行为,奖励文明宿舍,得到家长、社会认可。实行晚十一点检查学生宿舍制度,星期天至星期四晚十一点后学校教师深入宿舍检查,对未在宿舍的学生进行登记和核实。

每月进行一次“文明班级”“优秀宿舍”评比活动每学年进行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工作,并实施奖励。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充分用好集会、班会、黑板报、橱窗等宣传教育阵地,进行习惯养成、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文明礼仪等各方面教育。教育形式多样,严抓学生养成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四有”教育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做到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中,每学年有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真抓实做,使德育工作渗透到各个学科、各处室、各领域工作中。2024年度,我校50名同学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4人获“省级三好生称号”,1人获“省级优秀学生干称号”,15人获“市级三好生称号”。4个班级获“市级优秀班集体称号”1个班级获得“云南省优秀班集体称号”5人获“国家奖学金”,9人获“省政府奖学金”。

3.3.2财务管理精细

实行校财局管,财务收支管理规范,大笔资金的使用皆采取“一用一报,一批一用,专款专用”的方式,学校设一名报账员,严格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要求进行报账,票据真实,账目清楚。学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制度、预算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教代会报告制度,并做好惠民政策的宣传工作。一年来,学校认真执行市教育局制定的教育经费、资产管理制度、办法,未出现违规现象

3.3.3后勤管理精细

学校校园建设管理规范, 有校园建设规划,有分年度实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校舍建设、修缮程序规范,按制度执行。校舍管理制度健全,校园建筑物等设施设备无破损,墙面无划痕、脏迹等,及时维修。校舍使用合理,校园绿化有规划方案制度完善管理有效。有专人养护修剪。后勤管理网络健全、职责明确、制度完善。后勤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资格证书齐全。后勤人员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意识强,效率高,保障有力。食堂设施设备完好,卫生达标,无异味,干净整洁。

3.3.4安全管理精细

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注重对师生的法制、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开展平安校园创建、登革热防控、禁用手机、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地震紧急疏散演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学生家长会等活动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平安。校园监控做到全覆盖,校门口有人脸识别设备,装有防撞起落杆。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在本学年内无政治、经济、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责任事故和不安全事故发生。

3.4打造“技能活动周”品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精神要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尚倡导“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职教精神,展示学校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同时,为把“技能活动周”打造成学校的一个品牌活动。学校从3月份开始整体策划,全面部署。于5月13—17日举办了主题为“一技在手,一生无忧”技能活动周系列活动,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效果好、影响大,办出了职业教育的“香、靓、鲜、活”,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活动。

4.国际合作

2023年9月份重启与老挝北部6省的合作,2023年9月招收老挝留学生75人,2024年7月回国或申请国内高校21人,继续留校学习54人。派出老挝支教教师2人。输送7名中国学生到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攻读本科。与老挝、泰国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持续深化,合作水平提高。

表五:国际影响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开发并被国外采用的职业教育标准资源、装备数量

-

0

其中:标准数量

-

0

专业标准数量

--

0

课程标准数量

-

0

资源数量

-

0

装备数量

-

0

2

在国外开办学校数

仅高职填报

0

其中:专业数量

仅高职填报

0

            在校生数

仅高职填报

0

3

接收国外留学生专业数

-

1

4

接收国外留学生人数

      -

54

5

接收国外访学教师人数

-

2

6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

-

0

其中:在校生数

-

0

7

专任教师赴国外指导和开展培训时间

人日

-

447

8

在国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

-

2

9

国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

-

0

5.产教融合

5.1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景洪云旅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西双版纳云投喜来登酒店合作,在云投喜来登酒店建立西双版纳州现代旅游康养服务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以导游、酒店、烹饪、社区专业为基础,以现代学徒制为培养为载体,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5.2校企合作

目前,学校与省内外50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涵盖学校所有专业。在合作内容上持续深入,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等到学校授课和讲座,将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传递到学校,传授到师生。学生见习实习有更多的保障,产教融合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

5.3学生实习

学校招就处从5月开始着手为学生实习准备工作,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学生思想动员技能考核、模拟面试辅导、召开学生及家长实习动员会、办理实习生责任险和意外伤害险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学生实习搭建平台学校为所有参加实习学生购买保险,共支付实习险专项经费3.09万元。

6.发展保障

6.1经费保障

作为一所财政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景洪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坚持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集中支付,统一管理,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或截留经费等现象发生。2024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560每人拨入财政专项拨款万元。学校办学经费有保障。

6.2政策落实情况

学校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确保学校良性运行。一是财政严格执行生均拨款制度;二是财政给予职业教育专项拨款771.04万元;三是人事给予编制核算,学校及时补足师资;四是专任教师结构合理;五是配足配齐班主任队伍,每班一名班主任;五是严格落实实习生实习责任险政策,为每名实习学生购买实习责任保险,做到全覆盖。

  落实政策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3085

2878

2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560

560

3

年财政专项经费*

万元

1818.78

771.04

4

教职工额定编制数

160

160

教职工总数

161

160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152

147

      思政课教师数*

12

12

      体育课专任教师数

8

8

      美育课专任教师数

5

5

      辅导员人数*

高职填报

-

      班主任人数

73

77

5

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人数

2024

2294

其中: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

%

96.2

84

6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人数

1074

1194

7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万元

15

15

8

与企业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数量

1

1

9

聘请行业导师人数*

-

0

其中: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人数

-

0

行业导师年课时总量*

课时

-

0

年支付行业导师课酬

万元

-

0

10

年实习专项经费

万元

2.7

3.09

其中:年实习责任保险经费

万元

2.7

3.09

 

7.面临挑战和建议

7.1面临挑战

7.1.1中职教育吸引力持续走低。随着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中职招生难局面越来越严重,普职比越拉越大,如景洪市普职比常年低于1比0.7。中职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出处于低端,低端就业和薪资待遇导致中职教育吸引力持续走低。

7.1.2产教融合深度不足。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滞后,行业少、产业小,大中型企少,小微企业多。旅游业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以服务为核心,技术含量要求整体不高,中职学生年纪小、不成熟、波动大等原因,企业对与中职产教融合意愿不强

7.1.3教学研发能力不足受师资力量和制度限制,学校的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传授基础技术技能上,没有进一步研发的能力。在技术研发上,一是没有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中职学校没有科研经费投入自主权,没有投入,难有产出;二是教师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整体偏低,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从事技术研发,难有技术成果产生。

7.1.4中职学生的晋升通道狭窄。除参加省内的“三校生”高考之外,中职生没有其他晋升通道,并且绝大多数只能进入民办高职高专院校,本科职业院校大门对中职生并不友好,2024年云南省职教本科录取率不到3%,致使多数中职生看不到希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丧失这也是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断散失的重要原因。

7.1.5行业导师聘请难受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制约,学校在聘请行业、企业导师和技能人才方面遇到难题在聘用人数、薪酬发放各方面予以多种限制,造成学校聘不到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学校开展技能教学工作。

7.1.6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2024学年我校的体质测试参与测评2294人,合格人数1927人,合格率84%2023年下降12.2个百分点,学生体质下降明显

7.2建议

7.2.1提高普通高中教育门槛,让一部分学生自然流向职业教育。

7.2.2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导向,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7.2.3重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研发的投入。

7.2.4着力建构中高职本贯通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各类就业招考中为职业学校学生打开大门,为中职生打开通往成才的主通道。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

                                   2025年1月17日

 

 

附件:

附件1.人才培养质量记分卡

附件2.满意度调查表

附件3.教学资源表

附件4.国际影响表

附件5.服务贡献表

附件6.政策落实表

 

附件1:

1  人才培养质量计分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毕业生人数*

1023

943

2

毕业去向落实人数

952

909

其中:升学人数

299

280

升入本科人数

7

6

3

毕业生本省去向落实率

%

93.17

91.20

4

月收入

2924

3054

5

毕业生面向三次产业就业人数

653

669

其中:面向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112

209

面向第二产业就业人数

98

22

面向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448

438

6

自主创业率

%

1

6.8

7

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

73

20.1

 

 

 

 

 

 

 

 

 

 

附件2:

2  满意度调查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调查人数

调查方式

1

在校生满意度*

%

90.83

89.67

459

网调

其中:课堂育人满意度*

%

90.23

88.13

459

网调

课外育人满意度*

%

90.53

88.89

459

网调

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

%

93.42

93.36

459

网调

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

%

91.84

91

459

网调

专业课教学满意度*

%

92.11

91.8

459

网调

2

毕业生满意度

%

89.5

91

1005

抽样

其中:应届毕业生满意度

%

91

92

755

抽样

毕业三年内毕业生满意度

%

88

90

250

抽样

3

教职工满意度*

%

-

-

-

-

4

用人单位满意度

%

95

94

100

抽样

5

家长满意度

%

95.8

95

100

抽样

 

 

 

 

 

 

 

 

附件3:

3  教学资源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生师比*

——

19.16

18.45

2

双师型”教师比例

%

67

78

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比例

%

13.43

15.40

3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

%

32.23

33.20

4

专业群数量*

3

3

专业数量*

14

13

5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212

209

学时

1200

1200

其中:课证融通课程数*

10

10

学时

240

240

网络教学课程数*

0

0

学时

0

0

            校企合作课程数

0

2

学时

0

2

6

专业教学资源库数 

14

13

其中:国家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省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校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7

在线精品课程数*

0

0

学时

0

0

在线精品课程课均学生数*

0

0

其中:国家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省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校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8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数

0

0

其中:国家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省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校级数量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0

0

9

编写教材数

0

0

其中:国家规划教材数*

0

0

            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数

0

0

            新形态教材数

0

0

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

154

0

10

互联网出口带宽*

Mbps

1000

1000

11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Mbps

1000

1000

12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

1.36

0.68

13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10307

16862

 

 

 

 

 

 

 

 

 

 

 

 

 

 

附件4:

4  服务贡献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毕业生初次就业人数*

653

669

其中:A类:留在当地就业人数*

608

620

            B类:到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人数*

 

620

            C类:到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

-

485

D类:到大型企业就业人数*

-

9

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

0

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

万元

-

0

3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

0

4

技术产权交易收入*

万元

3.14

0

5

知识产权项目数

0

0

其中:专利授权数量

0

0

            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0

0

6

专利转让数量

0

0

7

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

万元

0

0

8

非学历培训项目数*

-

0

非学历培训学时*

学时

-

0

公益项目培训学时*

学时

-

0

9

非学历培训到账经费

万元

-

0

 

 

 

 

 

 

 

附件5:

5  国际影响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开发并被国外采用的职业教育标准资源、装备数量

-

0

其中:标准数量

-

0

专业标准数量

--

0

课程标准数量

-

0

资源数量

-

0

装备数量

-

0

2

在国外开办学校数

仅高职填报

0

其中:专业数量

仅高职填报

0

            在校生数

仅高职填报

0

3

接收国外留学生专业数

-

1

4

接收国外留学生人数

      -

54

5

接收国外访学教师人数

-

2

6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

-

0

其中:在校生数

-

0

7

专任教师赴国外指导和开展培训时间

人日

-

447

8

在国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

-

2

9

国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

-

0

 

 

 

 

 

 

 

 

 

附件6:

6  落实政策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

2024

1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3085

2878

2

 

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560

560

3

年财政专项经费*

万元

1818.78

771.04

4

教职工额定编制数

160

160

教职工总数

161

160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152

147

      思政课教师数*

12

12

      体育课专任教师数

8

8

      美育课专任教师数

5

5

      辅导员人数*

高职填报

-

      班主任人数

73

77

5

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人数

2024

2294

其中: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

%

96.2

84

6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人数

1074

1194

7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万元

15

15

8

与企业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数量

1

1

9

聘请行业导师人数*

-

0

其中: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人数

-

0

行业导师年课时总量*

课时

-

0

年支付行业导师课酬

万元

-

0

10

年实习专项经费

万元

2.7

3.09

其中:年实习责任保险经费

万元

2.7

3.09

 

 

 


 

 

 

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

 

   训:德技兼备  全面发展

   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风:勤练、协作、务实、善教

   风:勤奋、合作、乐学、进取

 

 

办学宗旨

  规范行为,注重技能,创家长放心的学校;

  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社会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