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景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湖南省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跨省协同执法机制,成功处置一起涉及两省多地的农民工欠薪积案,为22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共计73.3296万元。
一条线索牵出“讨薪难”
2020年,常某某等22名工人在景洪市嘎洒片区某项目工地从事变电站调试工作,因产值纠纷,农民工血汗钱迟迟未能到账。多次协商无果后,工人们于2025年3月20日求助于景洪市劳动权益保障服务中心。接诉后,市人社局立即安排业务骨干进行核实,及时收集整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等各类证据夯实维权依据,进一步固定欠薪事实。
两地协力打破“地域墙”
4月17日,娄底市人社局积极配合,及时组建工作专班,同涉事企业负责人奔赴景洪,联合景洪市人社局召集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双方人社部门经协调后,确定以“协调+执法”形式处理该案件。经协调,该涉事企业负责人表示深刻认识到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的急迫性,在接到景洪市人社局行政文书后,积极向公司注册地的娄底市人社局报备,希望得到帮助协调,愿意尽快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4月22日,73.3296万被拖欠薪资成功发放至22名工人手中。此次协作是打破地域藩篱、强化跨省联动的创新实践,不仅解开了农民工的“薪结”,更诠释了人社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三方联动攻克“忧薪事”
一直以来,景洪市人社局积极探索系统性治理与制度创新攻克欠薪涉及主体多、跨区域欠薪等难题。不断创新工作举措,通过构建“行刑民”三方联动机制,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成立工作站,实现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优化欠薪案件联合查办流程,打造“线索移交—联合处置—动态反馈”的闭环流程,形成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从“单一执法”到“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力求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
最终,该案件通过行政立案、证据互认、联合督办等专业化手段实现异地欠薪问题高效化解,结案后,绣有“专业高效斩顽疾,秉公执法保权益”字样的锦旗及一封饱含感激之情的感谢信被送至景洪市劳动权益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手中,工人代表用朴实无华的话语反复向中心工作人员表达谢意。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接过群众手中的荣誉锦旗及感谢信,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与新的使命。下一步,景洪市人社局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执法为民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促进区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确保执法为民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