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彩票关于印发景洪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13-10-10 09:54
景政办发〔2013〕111号
中国足球彩票关于印发景洪市
地方病防治工作“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农场、度假区管委会,市直各办、局: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景洪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足球彩票
(此件公开发布)
景洪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十二五”规划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全市地方病流行,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云南省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文件精神,结合景洪市地方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治工作,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
景洪市主要流行的地方病包括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全市1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管委会都曾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受威胁人口30余万人。景洪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加大了综合防治力度,基本健全了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地方病流行态势总体得到有效控制,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由于地方病是生物地球化学因素或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所致,在已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的病区,只有建立长效防治机制,才能持续巩固防治成果,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距实现消除地方病危害仍有较大差距,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地方病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进一步巩固现有防治成果,基本消除地方病的危害,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政府领导,齐抓共管。进一步强化政府领导,落实部门责任,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2. 预防为主,防管并重。加强病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改造,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并努力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加强防治措施的后期管理,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巩固防治成果,推动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
3. 因地制宜,科学防治。根据地方病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科学制定相关技术措施,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4.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从实现消除地方病危害的战略目标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持续巩固防治成果,着力解决防治工作难点问题,全面推进防治工作。
(三)防治目标
1. 总体目标。建立与景洪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防治措施,基本消除地方病危害。
2. 具体目标
(1)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全市1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管委会持续巩固“十一五”期间取得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成果,维护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
(2)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基本完成已查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水源性高氟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和改水工程建设。强化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确保100%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水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的卫生标准。
三、病区范围
(一)碘缺乏病:全市1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管委会。
(二)饮水型氟中毒:全市1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5个农场管委会。
四、防治措施
(一)碘缺乏病防控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继续实施以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认真抓好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
1. 加强病情监测。市疾控中心要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地方病防治监测预警,提高监测灵敏度和覆盖面,尤其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应急强化补碘措施,防止地方性碘缺乏病新发病例的出现。
2. 加强食盐监管。在普及碘盐的同时,加强对碘盐生产、销售的监管,确保合格碘盐持续供应。动态监测人群碘营养状况,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适时调整食盐加碘浓度,根据不同城乡各类人群的不同碘营养需求,提供不同含碘量的碘盐,供消费者知情选购。合理布设未加碘食盐的销售网点,方便因疾病等原因不宜食用碘盐的居民购买未加碘食盐。强化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3. 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现代传播技术等宣传方式,加大“5·15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方式,增强群众防病意识,促进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良好卫生行为习惯。进一步提高全民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做到小学校4年级以上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目标,减少或避免碘缺乏病的危害因素,持续巩固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成果。
4. 加强网络建设。加强监测工作的网络信息监测管理与质量控制,及时、准确、定量地分析和预测全市地方病病情和流行趋势,实现监测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方性氟中毒防控措施
1. 实施农村集中供水改建项目。加强新改扩建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防止因水源污染导致饮用水氟含量超标。做好改水设施的维护、维修,强化已建成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及时修复或重建已损毁的改水工程,确保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2. 加强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市疾控中心要加强辖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工作,加强饮用高氟水源人群监测和急性、慢性可疑氟中毒病例的报告,积极预防和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例的发生。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景洪市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张培兰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张跃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李天军 市卫生局局长
成 员:赵继海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元秀 市总工会副主席
刀艳玲 共青团景洪市委副书记
玉喃溜 市妇联常务副主席
梁双顶 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李继雄 市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
岩 罕 市教育局副局长
刘卫卿 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岩 勇 市民政局长
刘俊杰 市财政局局长
李文玲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谢宗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杨双桥 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局长
范忠友 市卫生局副局长
蒋 卫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黄中良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刀应华 市疾控中心主任
张彦红 允景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刀艳萍 勐龙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玉 香 嘎洒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谭 伟 景哈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刘建强 勐罕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陶 磊 基诺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彭少仙 勐养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孙云波 景讷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刘鸿义 中国足球彩票人民政府副乡长
陆荣刚 普文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刘 波 勐旺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韩志敏 景洪农场管委会副主任
李 平 中国足球彩票管委会副主任
曾雨生 橄榄坝农场管委会副主任
则 二 勐养农场管委会副书记
张家全 大渡岗农场管委会副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卫生局预防保健股,办公室主任由李天军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由范忠友、刘芳、李保华、玉应叫等同志组成,负责地方病防治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农场、度假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切实抓好落实规划目标的政策措施。
市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将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依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相关要求,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将有利于地方病综合防治的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病区,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强碘盐加工和市场供应的监管,保证碘盐生产企业生产合格碘盐。要将地方病防治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内容。
市民政局:要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地方病病人实施医疗救助。
市财政局:安排落实地方病防治资金,加强资金监管,保证中央财政医改资金专款专用。
市教育局:采取多种形式,在中小学开展重点地方病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地方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要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向病区群众普及地方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市水务局:要将“十一五”期间尚未实施改水工程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水源性高氟地区,争取纳入农村饮用水安全改水工程建设项目,切实降低水氟含量。对已建成的改水工程,要加强管理,使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正常供水。
市卫生局:要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治疗和监测评估工作。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盐业监督管理工作。
市残疾人联合会: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残疾发生,参与做好地方碘缺乏病康复。
市科技局:要积极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三)加大执法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公布的有关地方病防治法规,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农场、度假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要加大《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管理条例》、《盐业管理条例》、《食盐专营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等法规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食盐经营行为,严厉打击不法商贩非法贩卖非碘盐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社会市场秩序,切实做到依法防治。
(四)提高防治能力。市卫生局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能力建设,巩固和提升地方病监测和防治能力,要合理设置地方病防治专业岗位,强化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防治队伍综合实力;进一步改善市疾控中心的工作条件,配备更新必要的设备装备,保证常规防治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病防治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
六、加强考核与评估
(一)监督检查。市卫生局要制定年度督导检查方案,会同市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定期对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情况督导检查,并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接受省、州级对本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指导。
(二)考核评估。市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等部门要制定中期和终期考核评估方案,于2013年7月组织开展对规划执行中期目标考评,并根据中期考评结果对规划有关内容进行调整;2016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评估结果向市人民政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