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肉牛产业发展政策解读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1-04-25 15:28
一、依据背景
根据《中国足球彩票关于印发三大百亿产业提升大战支持措施的通知》(景政办发〔2021〕55号)要求,大力发展肉牛产业。2020年全市年末肉牛存栏1.75万头,出栏1.55万头;肉牛产值1.84亿元。全市肉牛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48家,有标准化牛舍7万余平方米,肉牛存栏8325头,规模养殖比重33.3%。辖区内有两家现代化、标准化的肉牛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屠宰深加工企业,年屠宰能力为30万头。
二、目标任务
到2025年,实现年肉牛饲养量5万头。建成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50个,存栏100头以上养殖场30个,存栏500头以上养殖场20个,存栏1000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园1个。依托核心企业通过边境贸易每年引进肉牛30万头,经屠宰及深加工精包装冷链销售,实现肉牛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建设良种繁育体系,扩大优质良种群体规模,实施饲草饲料稳定供应,全力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引进肉牛养殖及深加工产业链企业,开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和屠宰精深加工,延伸肉牛产业链工程,大力实施“增牛”工程,加快肉牛养殖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区域特色肉牛品牌。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增加基础母牛饲养量。鼓励农户、养殖大户、肉牛养殖合作社逐步增加基础母牛存栏量,着力保障基础母牛生产能力,推广科学饲喂、犊牛早期断奶、提前配种等技术,缩短产犊间隔,提高母牛利用效率,及时淘汰低产母牛、老龄母牛,优化母畜结构。
(二)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从扩繁、育肥、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通过良舍、良种、良法、良料、规范化防疫的示范推广,逐步改变肉牛传统养殖生产模式。创建肉牛养殖示范园、示范场、示范户为抓手,大力推行“四良一规范”技术规程,积极打造区域特色肉牛品牌。
(三)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市场化导向,采用“园区+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发展模式,完善养殖企业、合作社(小区)与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养牛大户、合作社自发组织成立养牛协会、肉牛养殖合作社,开展联户经营。探索建立优质生产母牛风险担保机制,保障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四)健全肉牛产业链服务体系。建立中缅边境肉牛流动监管与跨境肉牛疫病控制示范区,依照“有序进口,规模养殖、集中屠宰、精深加工、打造品牌”的肉牛及肉牛产品贸易。引进全国知名肉牛产业链深加工企业1-2个,经精深加工、精包装销售,实现肉牛养殖-屠宰深加工-精包装-餐桌的产业链。
(五)切实狠抓重大疫病防控。强化市、乡、村三级重大疫病防控网络建设,狠抓疫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程序化免疫,确保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确保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100%,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六)提升饲草料综合保障能力。积极推广高产优质牧草,鼓励养牛场(小区)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扩大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充分收集农作物秸秆、林间牧草,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饲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