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哈乡:探索“四维聚力,一站通达”就业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 来源 :景哈哈尼族乡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3-28 17:26

近年来,景哈乡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劳务经纪人为纽带,依托“零工驿站”平台和金融服务支撑,创新“党建+就业服务”模式,精准破解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聚焦“党建引领+劳务经纪人”维度,凝聚就业服务“向心力”

党建领航,织密就业服务网。景哈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就业创业工作的核心,创新构建就业服务模式,以组织力激活就业市场,从党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中选拔培养出一批劳务经纪人,成为连接群众和用工企业的桥梁,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目前,景哈乡有劳务经纪人178人,动态摸排劳动力就业需求3286人次,精准对接用工企业14家,成功实现就业转移809人次。阵地筑基,畅通政策直达渠道。通过村级党组织建立劳动力信息台账,动态摸排就业需求,精准对接用工单位。依托“火塘夜话”、群众大会等载体开展就业政策宣讲会6场次,覆盖群众700余人次,提供创业贷款代办、岗位推介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

二、聚焦“技能筑基+金融赋能”维度,点燃乡村振兴“创业梦”

靶向培训,锻造人才队伍。景哈乡党委聚焦产业需求,坚持“靶向发力”,抓职业技能培训,联合景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华技工职业学校,围绕橡胶加工、茶叶种植、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开设“订单式”技能培训班3期,培训厨师、向导、割胶工等技能型人才96人次,培训合格率达100%。金融活水,激活创业引擎。景哈乡将创业担保贷款作为“以小带大”就业引擎,设立“党员先锋岗”提供“一站式”代办服务,让资金活水激发市场活力。2024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0万元,扶持种养植、餐饮、商品零售等创业项目13个,直接带动就业28人,形成“以创业带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聚焦“人才蓄力+零工驿站”维度,激活就业市场“活水源”

人才建库,蓄足致富能量。针对农村劳动力分散、就业需求多元的特点,景哈乡创新构建人才管理体系,依托村级党组织队伍摸排技能型劳动力,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分布、技能专长及就业意向,动态采集劳动力技能。依托村级党组织队伍摸排技能型劳动力1375人,并结合市场需求,对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信息,为精准匹配岗位提供有力支撑。驿站为纽,牵引机制运转。为增加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增收新路径,景哈乡持续加大“零工驿站”建设及宣传力度,完善“零工驿站”服务内容,提供信息咨询、技能培训、岗位对接、法律支援等一站式服务,链接从户到村、村到市场就业需求,形成以个人、队伍、平台为主的多种就业转移途径。2024年累计推送岗位信息12条,为辖区种植户、合作社输送用工30人次,举办招聘会4场,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打造灵活就业“蓄水池”。

四、聚焦“站点覆盖+服务下沉”维度,织密灵活就业“保障网”

站点覆盖,延伸服务触角。景哈乡立足橡胶、坚果、热带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在全乡6个村委会4个社区设立就业服务站,在全乡9个种植基地、企业设置服务点,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实训、用工对接等就业服务。建立“季节性用工+长期岗位”双清单,通过组建辖区用工微信群等方式,发布采摘工、分拣员、打包员等岗位需求,截至目前,累计为基地输送劳动力2000余人次。下沉赋能,精准施针点穴。联合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农技专家“蹲点服务”,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传授农业种植技术,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开展“田间课堂”农业技术培训4期,田间巡查检查、宣传科学用药累计155次,形成“产业基地建在哪里,就业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全覆盖格局。

景哈乡通过构建“四维聚力,一站通达”就业服务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效能,走出了一条“家门口就业促共富”的新路径。下一步,景哈乡将深化“党建+就业”融合机制,探索就业新渠道,推动“家门口就业”向“高质量就业”跃升,持续释放乡村振兴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