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社区:农家书屋小阵地,居民精神加油站
- 来源 :橄榄坝农场管理委员会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4-08-09 17:02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阵地,承担着提升居民素质、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功能,是衔接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精神驿站。为此,红星社区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共建模式,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资源优势与平台作用,点亮文明新风,丰富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红色党建”,补足精神之“钙”。红星社区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学党史、强信心、守初心,党员干部带头走进农家书屋,通过理论宣讲、经典诵读等方式,回顾峥嵘岁月,体悟革命精神,赓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农家书屋打造成“红色阵地”,为党员群众输送精神之“钙”。社区依托农家书屋,把二十大精神播到田间地头,送入千家万户,推动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走深走实、落地生根,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国家政策理论的“传播站”。围绕党风党纪持续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广泛采取“读书+交流”、“授课+研讨”的实践形式,在谈笑间把党纪讲深讲透,有效纾解了畏难、厌学心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
“农家书屋+惠民育人”,筑牢品德之“根”。“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为落实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红星社区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积极举办亲子阅读活动,营造浓厚书香氛围。亲子老少围坐一席,认真阅读精心挑选的图书,交流所思所感,畅谈心得体会,既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也为书籍赋予了一重人情温度。依托阅读活动,书屋志愿者向群众推荐优质书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作风,从小事入手,潜移默化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让思想道德之花开遍乡野。为保障乡村文化振兴全面惠及辖区青少年,农家书屋为困境学生们赠送了图书名著、文体用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品味读书乐趣。
“农家书屋+文化振兴”,汲取知识之“养”。“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也是红星社区农家书屋建设的方向目标。乡村振兴不能只局限在物质层面,精神文化与物质生活要齐头并进,实现“共同富裕”。红星社区农家书屋藏书量超过1900册,涵盖政经、农科、医卫、文史、少儿等多个种类,内容丰富,按序编码,每年及时更新、补充图书资源,为农村居民群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养分。不但能阅读文化经典,陶冶文学情操,更能学习先进农牧技术,运用于日常耕种养殖之中,切实提高作物产量,降低养殖风险,以知识之养反哺生活,大大激发了农村居民群众的学知识、长能力的求进热情,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为农民朋友们排忧解难的“智慧屋”。
“农家书屋+主题普法”,铸造法治之“盾”。厚植法治沃土,赋能基层善治。为深入推进法治教育普及行动,红星社区秉持“全民参与、全民学法”行动思路,积极拓展农家书屋的文化服务功能,延伸普法“触角”,邀请社区的“法律明白人”担任农家书屋义务导读员、阅读推广人,为居民普及基本法律常识,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法治宣传、助农法律知识培训、调解说理等服务,提升农家书屋的“法治含金量”,实现书香阅读与法治宣传的有机融合,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暖民心,激励居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争做法治文化的“传递者”,真正把农家书屋打造成居民群众的“法治会客厅”。
下一步,红星社区将持续推动“书香景洪”建设进程,盘活书屋资源,优化服务方式,以丰富多样、融合交互的阅读形式,使农家书屋成为别具一格的美丽乡村新文化地标、人民群众的精神“加油站”,让群众于阅读中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