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宜人】夏日防溺水 安全伴我行 暑期防溺水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江北街道办事处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4-07-17 15:15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游泳、嬉水等水上活动成为许多学生喜爱的消暑方式。然而,水边嬉戏虽然能带来乐趣,但也暗藏安全隐患。为确保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安全,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江北街道特向广大学生及家长发出暑期防溺水告知书,请务必认真阅读并遵守。
光阴荏苒,日月如流。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暑假即将开始,炎炎烈日之下,除了空调能给人们带来些许凉爽外,游泳也能让骄阳下的人们感受到清凉之意,因此许多学生青少年为图一时之快,并未选择专业安全的游泳馆,而是在自己家旁边就近的池塘、湖泊、水库、江边中,肆意畅游。殊不知原来安全的同时,危险已经自己找上门来。
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些学生因溺水死亡,每一起案例无不令人震惊心痛。为了让你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假期,请你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高度重视,及早预防加强对子女的监护与管理,要求学生做到独自外出必须与家长打招呼,说明要去的地点、时间、同伴、事由等。
? 二是明确要求子女不准在无监护人带领下私自下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嬉水、玩耍。
? 三是及时保持与学校、班主任的联系和沟通,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防溺水“六不准”:
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二、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三、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四、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五、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六、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希望各位家长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让我们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为你的孩子营造一片安全、健康、快乐有意见的暑假。
【安全提示】防溺水 这些安全知识必须牢记!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带上游泳圈就能“保命”?
……
这些溺水认识误区要避开
容易导致溺水的行为
1.捡拾、抓鱼虾
2.盲目下水或盲目施救
3.未充分热身
4.野泳
5.玩水时嬉戏打闹
6.其他身体原因等
如何鉴别溺水?
真实的溺水是无声、快速的,而非“使劲扑腾、大声呼救”。当发现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4.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孩子头可能前倾。
6.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未成年人如何救援?
1.碰到有人溺水,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没能救上来同伴,也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让大人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
3.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4.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
5.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溺水了如何自救?
1.不要惊慌
不会游泳者,对水有极大的恐惧,拼命挣扎或将手上举会使身体下沉;
溺水后需冷静,首先要把鞋蹬掉,等待救援,不要慌乱;
若身边有漂浮物则一定要抓紧,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求救。
2.放松身体
如果周围无人,要尽量放松全身,尝试让自己采取仰卧位,使头部向后、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不要惊慌,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要记牢!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水域
游泳有讲究 这些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