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山乡关于加强水库、坝塘安全度汛及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
- 来源 :景洪市基诺族乡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1-07-28 09:18
通知
各办、中心、所、村委会: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发生水库垮坝事件,以及我国多个省份出现强降雨出现洪涝灾害,教训十分深刻。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云府办明电〔2021〕15 号)及《关于加强水库安全度汛的紧急通知》(云水明发〔2021〕43 号)文件精神,要求各机关、单位及村委会切实抓好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当前我省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我省大部地区降雨频率高、累计雨量大,其中:7 月 22-24 日,自东向西有一次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天气过程,强降水影响区域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全乡要高度重视。为突出抓好水库、坝塘安全度汛及山洪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现就有关要求再次紧急通知如下:
一、压实防汛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加强隐患整改
各办、中心、所及村委会要对辖区内所有水库、坝塘及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地区河道,就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监测预报预警、调度应用方案、防汛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落实情况再次开展全面排查。要将应急转移避险工作作为重点,对相关责任人是否在岗、是否清楚职责内容以及应急预案是否完善规范等进行深入督查。对发现问题限时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病险水库、坝塘必须空库度汛
水库、坝塘安全运行事关重大,病险水库自身存在病险,防洪能力弱、部分水库、坝塘监测预警系统及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足、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大。为保障病险水库安全度汛,各村委会还未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汛期必须空库度汛。
三、加强雨情水情监测
要加强水库、坝塘及山洪地质灾害地区及河段巡查力度,要实行24小时人工监测,落实专门值守巡查人员和通讯措施,确保每一座水库、坝塘及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地区河段都处在监控之中。发生降雨要增加值守巡查力量,加密观测频次,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水库、坝塘工程运行情况,易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地区河段重点部位要加强巡查盯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乡防洪值班办公室,电话:0691—2470776。
四、及时发布转移避险预警信息
要细化预警发布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发布方式和发布时机,充分利用电话、手机、广播喇叭、铜锣、手摇报警器等各种设备,遇暴雨洪水等恶劣情况,要想尽一切办法及时发送、接收、传播预警信息,确保受威胁区域全覆盖,不留盲区死角,为转移避险争取主动。预警发布时机上要增加保险系数,宁可提前、不能滞后,雨量、水位、出险、转移信号等预警指标要简明易懂,相关发布人员要做到烂熟于心。
五、细化完善转移避险预案
要抓紧组织开展水库、坝塘及易发山洪地质灾害应急转移避险预案再梳理、再细化、再完善工作,确保内容完整、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要明确转移避险各环节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全面调查摸清危险区域与安全区域,针对水库、坝塘及易发山洪地质灾害周边地形、地貌和下游村庄、人口发布情况,就近选择山丘、高地,科学确定避险场所,制定人员转移路线。要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措施,在醒目位置设立避险路线指示标识,让每一名群众转移时“方向对”、“跑得快”。做好应急抢险力量的准备,及时抢险救援。
六、严格落实转移避险责任
要在建立水库、坝塘及易发山洪地质灾害行政、技术和巡查“三个责任人”台账的基础上,在明显位置设立告知牌,便于群众及时联系,报告有关情况。行政责任人要对应急转移避险工作负总责,根据需要果断作出转移决定,全力组织做好转移避险。技术责任人要实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和水库、坝塘运行及易发山洪地质灾害地区及河段情况,及时提出转移避险建议,要实行分级联保机制,将转移责任层层分解到户到人,收到预警信息后,转移责任人要迅速行动,确保自己所负责的人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不漏一人;要做好转移人员管理,妥善安置,一盯到底,直至险情完全解除才允许返回,确保安全。
七、做好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意识宣传
为提高群众对自然灾害安全意识、面对自然灾害是自我保护能力,应组织宣传防洪防汛及山洪地质灾害应急知识相关知识,在遇到险情时要把“以人文本,生命至上”放在第一位。
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人民政府
2021 年 7 月 23日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
一、防洪防汛安全知识——应对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发生前:(1)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地质变化,看是否有危险迹象。(2)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特别是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4)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二、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暴雨来临时采取防范措施
(1)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2)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6)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电力设施,如有电线滑落,即刻远离并马上报告电力部门;
(8)如住所可能出现严重水淹,应撤离居所,到安全地方暂避;
(9)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三、防洪防汛安全小常识
1、 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2、 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3、 要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 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
5、 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
6、 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
7、 需过溪河要找桥梁通过。不要涉水过抗、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
8、 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鱼玩耍;
9、 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的地带避灾自护;
10、 要熟记应急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统一指挥,及时有序的安全转移;
11、 途中遇险时,不必惊惶失错,应迅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找求助求救的办法,不能冒险行事。
四、洪水暴发时的自救方法
1、洪水灾害中如何原地待救
水灾的发生,都是灾害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在洪水到来前,洪灾区群众应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地做好准备。有条件者可修筑或加高围堤;无条件者选择登高避难之所,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在大树上筑棚、搭建临时避难台。蒸煮可供几天食用的食品,宰杀家畜制成熟食;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以缝在衣物中;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
2、洪水将至,应该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没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动。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在那些避难道路上,设有指示前进方向的路标,如果避难人群为更好地识别路标,盲目地走错路,再往回折返,便会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3、哪些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避灾专家们认为,避难场所的选择不容忽视。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离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应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与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以及地势高、条件较好的公园等。农村的避难场所大体有两类:一是大堤上,但那里卫生条件差,缺少上下水设施,人们只是将洪水沉淀一下、洒些漂白粉直接饮用;加之人畜吃喝、排泄都在这里,生活垃圾堆积,时间一长,极易染上疾病。二是村对村、户对户,邻近村与受灾村结成长期的"对手村"关系。在洪水多发的乡村,政府通过发放卡片方式形成"对手户"。专家自豪地说,这是外国所不具备的,我国人民长期与洪水斗争保留下来的良好传统。
山洪地质灾害应急知识
持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在山丘区迅速汇集,导致山区溪流水位暴涨,形成高速下泄的洪流;水流挟带大量沙石沿沟壑下泄形成泥石流;雨水下渗导致土壤含水饱和,导致山坡土体松动滑落,形成山体滑坡。这些由强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溪河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统称为山洪地质灾害。
山洪地质灾害的前兆
山洪前兆:
山沟水流变浑浊且水位明显上涨、流量明显增大,上游纵深传来巨大响声,可能是洪水高速下泄发出的巨响,预示着山洪的洪峰将在短时间内迅猛来袭。
滑坡前兆:
1.坡体前缘土体突然强烈隆起,是滑坡体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表明即将发生较为深层、较大规模的整体滑动。通常还伴随着坡体前缘建筑物的明显变形、地面开裂等现象。
2.坡体前缘突现局部滑塌,可能导致坡体失去支撑而即将发生整体滑动。
3.坡体后缘突现明显的弧形裂缝,裂缝急速扩展意味着滑坡体正被挤压下滑,即将整体下滑。
4.坡脚前缘水流异常,如地表冒出浑浊泥水、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涌出、水井突然干枯或水位突变等,表明滑坡体变形强烈,可能发生整体滑动。
泥石流前兆:
降雨时或降雨后,山区沟谷水流突然断流,说明上游行洪通道可能被土石阻断,受阻水流逐渐上涨,最终冲溃堰塞体,引发溃决型泥石流。
山洪地质灾害如何防范
1.在山洪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居民要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积极做好防范山洪泥石流的准备。
2.在上游地区的人,如果发现了山洪泥石流征兆,应设法立即通知泥石流可能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以便及时躲避。
3.在山洪泥石流易发地区的居民,不要留恋财物,要听从指挥,迅速撤离危险区。
4.在沟谷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5.发现山洪泥石流袭来时,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向与山洪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6.千万不要在山洪泥石流中横渡。
7.在山洪泥石流发生前已经撤出危险区的人,千万不要返回收拾物品或锁门。
8.尽快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自救互救记心间
正在滑坡的山体上怎么办?
1.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
2.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驱车从发生滑坡地区经过时怎么办?
1.注意路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如掉落的石头、树枝等。
2.查看清楚前方道路是否存在塌方、沟壑等,以免发生危险。
发生滑坡后应该怎么做?
1.不要在滑坡危险期未过就回发生滑坡的地区居住,以免再次滑坡发生带来危险。
2.滑坡已经过去,在确认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生活。
责编:王乙淇
编辑:春 晓
来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