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洪市国资国企改革五年纪实

  • 来源 :景洪市财政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4-25 18:07

2019年至2024年五年间,景洪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组建市国资委、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构建成熟的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推动市属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属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有效促进了市属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了国有资本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引领了中国足球彩票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了中国足球彩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后,景洪国资国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主动以党建贯穿改革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将党建条款写入公司章程,将党建要求融入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党组织决策程序前置等,在企业管理中加强“四个同步”和“四个对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开创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

新发展阶段国资国企将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调整布局结构,健全景洪国资监管体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景洪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设州内一流企业,为促进景洪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定型

2019年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深化,系统性的改革实践与试点深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进展明显加快,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发展、监管和考核,差异化薪酬分配等措施,进一步健全了景洪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如市属两户集团公司及各级子企业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建立和规范了董事会,进一步完善了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市属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市场化用工机制、薪酬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等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组建国投集团和重组农垦集团、促进了“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本监管及运营新模式。困扰市属企业改革发展多年的国有企业办社会、企业瘦身健体、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有力地促进了市属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各项综合改革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市属企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进一步形成并逐步定型。

三、市属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2019年以来,景洪国资国企以改革促进发展,市属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市属企业资产总额从2019年的201.2亿元增加到2024年473.8亿元、国有资本权益从2019年的113.1亿元增加到2024年312.9亿元,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4.4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3.2亿元,营业利润由2019年的-0.67亿元减亏到2024年-0.50亿元。市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市属国企转型升级、整合重组为两户市属一级企业:景洪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景洪市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国资监管新架构,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9年以来,景洪国资国企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积极向城乡综合发展、文化旅居康养、城市发展运营等战略性产业布局。一是做好“进”的文章。扎实推进重组农垦集团、组建国投集团工作,将若干家市属国企股权调整由集团公司持股。二是做好“退”的文章。明确各集团主业赛道,坚决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管理失控的资产,清理“僵尸”、低效、空壳企业。三是做好“整”的文章。以优势企业为主体,深入开展企业之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重复投资。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市域一体化工作,推动水务、农业、建设、交通等业务板块整合,积极探索市属国企其他主业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四是做好“合”的文章。聚焦市属国企产业链两端延伸潜力,主动对接省企、州企,谋划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固链重大项目,加快布局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关注重大项目招引等情况,指导国企积极参与、主动融入,逐步开拓高端市场。截至2024年,市属企业已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等方式压减27户企业,治理亏损子企业扭亏为盈2户,形成市国资委-集团公司-子企业(产业板块)新国资监管三级架构,进一步强化了集团管控能力;2024年12月全市国资监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共107户。其中,一级企业2户、二级企业48户、三级及以下企业57户。市属两集团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逐步缩小与省内一流企业的差距,力争建设成为州内一流企业。农垦集团紧紧围绕橡胶、茶叶、橡胶木等产业复链补链强链工作,着力打造成为景洪乃至版纳州现代农业龙头集团公司;国投集团紧紧围绕城乡基础、城市经营、综合交通、水务能源等产业板块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成为景洪乃至版纳行业领域龙头集团公司。市属企业并购重组进一步加强了优化了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五、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

景洪市自2019年组建市国资委以来,国资监管体制由无到有、由积弱到渐强、由管企业到管资本为主,逐步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链条,加大了风险防控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提高监管颗粒度,严实监管体系。按照监管链条,系统梳理修订2019年以来国资国企政策文件,对标上级国资国企改革文件进行查漏补缺,印发《关于调整市管企业的通知》《关于确认市属企业主责主业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景洪市市属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等文件,基本形成覆盖规划发展、考核分配、产权管理、综合监督与追责等领域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二是聚焦监管集中度,守牢监管底线。重点抓专项整治,对市属国企违规向村集体借款等3方面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重点抓专项行动,针对市属企业存在的低效无效资产、亏损子企业、“小、散、弱”等问题,统筹开展低效无效资产清退处置、亏损子企业治理、“小升规”等五大专项行动,促进企业提升运行效率和经营质量。重点抓风险防范,对企业各类债务加强监管,推进军令状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启动国资国企合规体系建设,指导企业功能定位、主责主业等实施。三是提升监管协同度,强化监管合力。打通监管业务链条,先后对市属企业年度全面预算、年度财务预算、年度投资计划、年度考核指标实施全面审核,构建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总抓手,以投资业务链、财务运行链双链并行情况为关注点,以重点任务及财务状况考核为关键点的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对巡察审计反馈意见,深入核实并加强整改。推动出台了权责清单和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定岗定员、公开招聘等制度文件。

六、国资监管及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2019年以来,景洪国资国企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景洪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方案》为统领、以70套配套文件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对改革、公司治理、国资监管、转型重组等重要方面给予方向性、框架性的指导,有力保证了市属国企改革有方向、有目标、有遵循,景洪国资监管及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印发了《景洪市市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引》《景洪市市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促进了较为成型的国资监管框架体系。近年来,“经营性资产统一纳入监管”“组建国投集团、重组农垦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加强集团管控力度”等多个改革项目,不断增强了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政策法规、合规体系的不断健全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呈现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成效显现的崭新局面。

七、市属企业市场化转型实体化经营深入推进

2019年以来,景洪国资国企以市场化转型为导向,以实体化运营为抓手,以实现效益化为目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推动市属集团公司根据主责主业和行业特点,进一步统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市国投集团以城市经营、建筑施工、经营产业为核心,持续做强做优集团规模;市农垦集团以农林生产综合业务(包含橡胶产业、木材产业、茶叶及热带水果坚果产业)、林下经济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抓手,持续推进企业重组、资源整合。截至2024年12月,市国投集团已初步完成城乡投资、交通投资、城市运营、农业发展、水务能源5个产业板块二级子企业组建,下一步,持续优化调整各业务板块并推进“文旅康养、建设施工、产业发展、产业金融”板块设定及组建工作。市农垦集团则以5户农场公司推动天然橡胶、茶叶及热带水果(坚果)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等综合性类业务板块发展,新组建3户二级公司推动天然橡胶加工、木材制品加工板块、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板块等专业产业板块发展,市属实体化经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八、市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表率更加突出

2019年以来,景洪国资国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一方面国有企业通过上缴税费和国有资本收益为国家财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市属企业在抢险救灾、带头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节能减排等方面也起到表率作用。市属企业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帮扶任务,定点帮扶6个国家扶贫重点村,承担24个政府安排的结对帮扶任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544.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