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景洪市推动医疗卫生惠民工程 加快傣医与文旅康养融合

  • 来源 :景洪发布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3-12-11 08:37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和扶持,傣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特色优势愈加突出、临床疗效不断提升。为加快傣医与文旅康养产业相融合,景洪市加大对傣医适宜技术的推广,设置更多傣医适宜技术体验项目,稳步提升群众在医疗服务中的获得感。

傣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医疗体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为深入推进傣医适宜技术融入康养旅居试点项目,2022年12月,景洪市中傣医医院与版纳庭院文旅康养基地合作,开设了中傣医门诊。门诊占地306平方米,应用中傣医药开展睡药、拖擦、针灸、推拿、拔罐等10余项治疗项目。截至2023年11月接待诊疗人数870人次,健康咨询223人,接受治疗706人。这样一来,集旅游、康养、傣医药等元素为一体的示范点,不仅方便旅居人群享受一站式服务,还能更好地推广傣医适宜技术。


傣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被国家与藏、蒙、维一起称为“四大民族医药”。据《贝叶经》记载,傣医药传承发展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斗争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出的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的医学、药学理论,与中医药一样,是具有原创优势的卫生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千百年来,因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受到各族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欢迎。

“今年来过冬,发现版纳庭院里多了一个中傣医门诊,腰腿不舒服的时候去推拿治疗过,尝试后觉得疗效好,收费还不高,还能进一步了解中傣医文化,这个门诊开得好!”来自河北秦皇岛的张先生欣喜地说




近年来,景洪市卫生健康局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惠民工程,而傣医适宜技术融入康养旅居试点项目是一次成功探索,是景洪市中傣医医院实现傣医药与旅游、康养产业相融合的典型示范。据了解,目前景洪市已基本建成了以市中傣医医院为枢纽,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社会办中傣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立体式傣医药服务网络,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傣医药适宜技术得到持续推广,傣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了中傣医科(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6种以上中傣药适宜技术服务;开展中傣医药服务的卫生室有7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占总数的80%。全市能提供特色中傣医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在充分结合优质旅居、旅游资源开展康养服务的同时,助推了傣医药融入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医疗卫生惠民工程的深入开展,为傣医适宜技术融入康养旅居试点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将继续加强傣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傣医医院特色专科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景洪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汤丽梅表示,医疗卫生惠民工程的实施虽然面临着挑战,但为了景洪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仍然会坚守初心,想方设法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