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精神家园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1-12-17 16:09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漫步在满目苍翠、鸟语花香的黎明城---景洪,处处跃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音符,为这座有着独特热带风情的边陲小城奏响了文明和谐的强音。
“理论宣讲”传播新思想、“道德讲堂”培育主流价值观、“文化文艺”志愿服务丰富群众生活、“卫生环保”志愿活动守护洁美城乡......在景洪,8类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常年活跃在城市乡村,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生动宣讲传播党的声音。“党的光辉照边疆,照亮版纳好地方,各族人民大团结,改革路上奔小康......”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来自西双版纳三跺脚学会的成员们弹起小三弦,唱起山歌,跳起三跺脚,用独特的方式宣传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景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不断创新宣讲方式,利用傣族章哈、山歌等少数民族传统的民间说唱方式,以及社区“小喇叭”工程宣传和讲解,用群众听得懂的乡音生动传播党的声音,让群众“爱听、能学、会做”,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科普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对冬季作物,大家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在基诺山乡么卓村民小组,乡农业科技志愿者正在对冬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现场指导;“今年多亏了志愿者来帮忙,集体喷粉防制白粉病,我家橡胶树叶子长得特别好,收入也不错!”景洪农场三分场割胶承包户李强开心地说。景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作用,组织科技专家志愿者来到田间地头,向村民传授各类种养植、茶叶加工及胶树白粉病防治等技术,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教育服务倡导文明新风。“我是中国小公民,爱国卫生要牢记。美丽景洪我的家,文明健康你我他!”新年伊始,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第三小学的师生们唱响了师生们自创的歌曲《七个专项我参与》。朗朗上口的歌谣让师生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爱卫意识,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寻找最美家庭”“打造山间小课堂”“学习榜样·传递文明”““抵制婚闹恶俗·倡树文明婚风”等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内在修养,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的热情。
文化服务丰富群众生活。七夕佳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凤求凰》的琴声拉开了“忆红色初心·度浪漫七夕”文明实践活动的序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发挥文化服务平台作用,“山歌伴飞新思想”“红歌颂党恩”“永远跟党走,重阳敬老情”等文化实践活动一场接一场,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中心、所、站也成为了群众满足文化需求的“热门”去处。
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4月17日,在景洪市启动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现场。志愿者们来回穿梭,忙个不停。“来,我帮您!”“请到这边排队!”手机信息填报、咨询解答、秩序引导......一个个红色身影忙碌在全市21个疫苗接种点。这是景洪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景洪市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APP,积极打造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自助式“点单”、精准式“派单”、无缝式“接单”、爱心式“评单”的工作模式,共发布美丽家园、生态环保、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需求20471项,累计服务群众61.2万人次。
如今的景洪,新时代文明实践正以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不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的种子在群众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全市17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正在朝着成为群众满意的精神家园努力前进。 (宁和琴 张琼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