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换成纯文本
  • 页面放大功能
  • 页面缩小功能
  • 页面配色功能
    • 页面原始配色
    • 黑底黄字白链接
    • 黄底黑字蓝链接
    • 蓝底黄字白链接
    • 白底黑字蓝链接
  • 十字辅助线功能
  • 示屏放大器功能
  • 页面后退功能
  • 页面前进功能
  • 退出无障碍

景洪政务信息第一期

  • 来源 :中国足球彩票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0-01-17 10:54


 

第1期

 


 

 

目   录

 

·景洪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景洪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效果凸显

·景洪市创新方式做好社区养老服务业工作

·景洪市“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巩固

·景洪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简讯六则


【国企改革】

 

景洪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景洪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决策部署,团结奋斗、攻坚克难,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认真贯彻落实《西双版纳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出台《关于推进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实施意见》,清理市属国有企业35户,纳入统一监管21户,清退注销企业5户,因历史遗留问题剩余9户正在清理中。按照州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景洪市只保留景洪市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1户国有企业,目前正在筹备组建中,将景洪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景洪市农垦集团统一纳入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运营。重点对景洪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景洪市农垦集团进行改革,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加快企业“瘦身健体”,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二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全覆盖。2015年开始对全市市属企业执行《景洪市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办法》,在全州率先完成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经过3年的努力,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更加完善,已覆盖到全部纳入监管的市属企业,2018年度参加预算企业26户,预算收入655万元。

三是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景洪市以保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目标,及时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兑现中央惠民政策,拨付国企中小学校退休教师差额省级财政补助资金806万元,补助人数263人,拨付国企职教幼教退休教师生活补助省级财政资金7万元,补助人数4人。

四是推进文化企业公车改革。景洪市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国企国企公车改革,制定市级国有企业公车改革实施方案,配合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完成19户市级国有企业公车改革方案的审核与上报工作。(市财政局)

 

【精准扶贫】

 

景洪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效果凸显

 

嘎洒镇曼典村委会坝勐安置点和景哈哈尼族乡戈牛村委会拉沙安置点是景洪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共117户47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5户173人,随迁户72户302人。自2017年4月以来, 景洪市根据两个安置点现有的实际居住条件情况,精心规划,采取集中安置方式安置搬迁户,计划总投资5201.39万元。

为全力推进该工作,景洪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全市多部门联合推进,使该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18年9月底,两个安置点所有建设任务均已完成并全部搬迁入住,地形图测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勘察、用地指标审批已完成;拉沙安置点完成建筑总面积4698平方米,其中建档立卡户2350平方米,同步搬迁户2348平方米;坝勐安置点完成建筑总面积5146.53平方米,其中建档立卡户1392.83平方米,同步搬迁户3753.7平方米。分别配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农村公路、取水坝、沉淀池、蓄水池、排水沟、篮球场、道路、垃圾池、猪圈、公厕、输电线路等,2019年8月25日坝勐安置点完成141亩复垦土地的交易,截至2019年12月9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累计到位3685.92万元,累计支付资金3685.92万元。

景洪市加大了对安置点产业扶持资金的投入,发放橡胶、茶叶、坚果苗,猪仔、鸡仔、饲料等物资,实现对建档立卡对象种养殖业扶持的全覆盖,每年组织开展橡胶、茶叶、坚果、养猪、养鸡等种养殖技术培训工作,两个安置点均已实现建档立卡适龄劳动力100%参加培训。景哈乡2016—2018年投入安置点产业扶持资金197.83万元,人均获得2800元以上的种、苗帮扶;为确保该乡脱贫人口收入稳定,积极与辖区内企业沟通,签订企业帮扶协议214份,建档立卡户实现全覆盖。市城投公司同该村打造成小康村合同,进一步深化城乡互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脱贫工作的格局;嘠洒镇把坝勐村19户建档立卡户72人3.6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嘎洒镇曼洒温泉农业旅游合作社分红,年底可增加收入4320元。先后完成开展2期种茶叶、橡胶种植技术培训和20人参加的厨师技能培训;市移民局在该村建了一个农村集市,拉动了村民和周边农产品的消售;市城投公司为该村打造成旅游村寨合同,发展哈尼文化旅游,通过旅游和农副产品交易为农户增加收入。

随着搬迁安置点工作的完成,各项成效逐渐凸显,两个安置点农户住房、交通、饮水安全、就医、就学困难问题解决,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得全身心得把精力放到生产、生活中,为改善生活条件、达到小康水评,提供了有效的信心基础;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实行“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新模式,该模式将产业项目和“一户一产”项目有机结合,以自然村为单位,将有相同种养需求的贫困户集中起来,对生产农资、生产用具和种养所需场所等进行统一规划,共享使用,为两个安置点施行的特色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合作社保底回收、企业订单保底等模式,让搬迁农户吃下了稳定创业的定心丸,农户致富奔小康信心更足, 迁出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取得了成效,解决了搬迁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然生态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社区服务】

 

景洪市创新方式做好社区养老服务业工作

多年以来,景洪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的各项工作和举措,全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工作平稳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2年至今,景洪市一共申报建设3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和1个日间照料中心,实现了全市城乡全覆盖,村委会(社区)覆盖率达27.27%,共投入1578.4万元,建设面积达1.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数310张(含未建项目)。

景洪市结合本地实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助站)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设有休息室、洗浴室、餐厅、厨房、阅览室、活动室,其功能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村寨老年人根据不同年龄段组建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不同的活动时间,周一至周日“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健身”。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参与活动的老年人达到40万余人次,交流人数6万余人次。

嘎洒镇曼达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于2015年投入使用,曼达老人自己创新,按当地住宿风俗,用自制的垫子在室内并排铺设,使得相同的面积容纳人数增加,远远超出床位标准要求。景洪市妇联的儿童之家在该中心挂牌,每逢周末,村民把小孩送到中心由老人看管,老少同乐,增添了中心的气氛,节假日游客到此处游玩期间,可以为游客提供有偿住宿服务,以增加集体收入。街道风情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中心内的老年人定期在此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并义务为各地前来交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景哈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6年开始投入使用,村里懂傣族文化的老人或者僧侣在此开班授课,教授村民们学习傣文和民族传统文化,宣扬民风民俗,受到群众的好评。(市民政局)

 

【市场管理】

 

景洪市“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巩固

 

景洪市自2015年筹备“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目前完成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要产品的信息追溯,在线即时监督监测和非现场监管执法,有效降低基层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的行政成本,全面提高监管透明度。

2019年以来,景洪市“互联网+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巩固,该系统目前为全州最先进的市场监管系统,位列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前列。系统融合了明厨亮灶实时监控、手机执法APP等九大系统,2019年,景洪市利用手机执法APP开展执法工作311次,通过对九大系统的在线监管,指挥中心全年共下发指令120条。

下一步,景洪市将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做好网站改版,将明厨亮灶监管范围从学校食堂扩宽至餐饮服务单位,开展技术升级,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医疗服务】

景洪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2016年9月,西双版纳州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按照要求,景洪市2017年5月制定了《景洪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了全市医养结合发展工作。

医养结合工作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长期工程,为让全市老年人口确实享受医养结合的实惠,景洪市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对老年人看病就医实行优先照顾,在挂号、就诊、收费、取药等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建立医和养机构之间联系,勐养、普文、勐罕、嘎洒、小街卫生院以及勐养医院、中医院,分别与本辖区敬(养)老院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书》,完成了全市全部5所公立敬老服务机构的覆盖。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嘎栋卫生院与州福利(敬老)院,市中医院与中国足球彩票养老院都已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书》,服务协议明确了 “医”和“养”的义务和权利,为医养联合体的实现构建了通道。根据服务协议要求,医疗技术服务人员定期到敬老院进行巡诊,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全面监测、分析、评估老人的健康状况,协助敬老院共同为院内老年人做好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治疗等相关工作,受到了养老院工作人员和老人们的称赞,对全市“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目前,景洪市辖区现有敬老、养老院10所,其中州级1所,县市级5所,社会组织和民办4所;服务对象居住房间总数472间,老年人居住房间总数469间,服务床位总数974张,入住对象281人,入住率28.85%。(市卫生健康局)

 

简讯六则

 

※ 近年来,景洪市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予以干预和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进程,从而与市场推动形成合力,使专利及知识产权制度在技术创新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截至2019年9月底,景洪市共有商标4904件,地理标志5件。并组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傍名牌”商标侵权的专项行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为改变景洪市严重滞后的公交营运体制,根据《景洪市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实施方案》,景洪市面向社会引入有资质、有实力的社会企业参与公交运营,组建由政府主导的新公交公司,转变经营模式,实现“ 二权合一”、公车公营。近日,景洪市交通运输局与西双版纳昆曼运输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景洪市公交车改革合作协议》。双方将遵照协议规定,按照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在公交站场、充电设施、车辆投放、运营管理等方面公共持续发力,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有序发展。(市交通运输局)

※ 景洪市2019年1—10月共完成房地产投资1172736万元,同比增长44.55%,商品住宅销售13891套,销售面积126.26万平方米,销售均价7867.73元/平方米。成交面积与成交价格总体平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近年来,景洪市多部门不断完善残疾预防制度,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残疾预防活动,全市全力做好残疾人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2019年共为残疾人免费提供轮椅、助听器、拐杖等各种辅助器具377件;假肢取模9例,安装4例;投入资金5.7万元,免费为500名残疾人进行康复健康体检;投入资金11.5万元开展“阳光家园计划”,为50户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入户服务;全年举办共5期残疾人电子商务、农村实用技术、手工刺绣、面点技能培训、盲人按摩培训等,534名参加培训。(市残联)

※ 近日,景洪市工商联再次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为2018—2019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殊荣,这是市工商联自2016—2019年连续四年来荣得国家级荣誉。四年来,市工商联当地中心工作,以筑牢“五好”县级工商联和“四好”商会建设为目标,按照“五个好”的创建标准,充分发挥工商联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两个健康”发展,为景洪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显著成绩。连续四年通过了全国、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认定,各项工作走在全州前例。(市工商联)

※ 景讷乡按照景洪市关于整治“两违”工作指示精神,自2019年起,该乡经过多方排查核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确定曼散加油站周边和环城路修车厂以及曼盖村小组周围等11处建筑为违章搭建,并于近日依法对11处“两违”建筑进行拆除清理,拆除面积共计6113.3立方米。2020年,该乡将继续保持高压姿态,强化土地使用巡查管控,以更大的决心重拳打击“两违”势头,确保全乡土地合规使用及集镇规划建设有序,为建设美丽宜居生态集镇提供有力保障。(景讷乡人民政府)